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末了归途(情书合集)> 玉汝于成(五)(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玉汝于成(五)(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晋江文学
  

  姥姥姥爷爱安静,我不愿惹得人心烦,就自己给自己说,因此更是不会通过撒娇、哭闹的方式来得到更多的疼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想法观念逐渐清晰起来,对于是非观念、憎恶喜欢都有自己的感知。我爱和母亲分享日常趣事,直到她说她心烦不想听。她开始时常埋怨我做得不如领居家孩子好,我就努力做家务,偶尔得一句,“今天知道做家务了啊”的无故提起。我努力学习,争做第一,我得了第一她便又拿我的单一生活和差生的丰富日常作比较,除了寒了做女儿的心,再剩不下什么。只有大姨,会说句理解的话,说不是没人喜欢没人疼爱,说她很喜爱我了,说母亲心里也是爱我的,只是母亲心里苦,无处诉说,只是母亲嘴巴笨,不会表达。

  所以放了长假,我得空了便去看她。家里洗发水护肤品她都备得齐全,最重要的是大姨做的饭好吃。大姨在厨房煮面,我和姨父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脑子里灵光乍现,我忽然好奇,就问了句,“姨父,你为什么会和大姨走到一起?” 大姨倒是先答了:“你看他,他一下班回来就懒得坐在沙发上不动弹,除了我心甘情愿对他好还能有谁更好?” “你大姨做饭好吃、勤劳能干,还长得漂亮。” “快过来吃饭吧,净会说甜言蜜语,我也就是爱听他的甜言蜜语。”姨父就定定看着大姨,傻笑。

  记得,上小学时,回到姥姥家写完作业,太阳已经落山但天色还没暗那会儿,我就会悄悄跑去大姨家门口去。铁门高大,门上漆着红漆,门外有很多圆形的场圃,大门和场圃间有一条时而流水时而干涸的石头镶成的大沟,大沟旁长着带刺的旱地植物,足足有一米来高。每到春天的时候旱地植物会开满米黄色的小花,小花败了便结上果,生出一根一根透白的须,像蒲公英似的但不会飞走也很难折断,生的十分奇特,我总总喜欢摘几朵白须团拿在手里把玩。那时候我读学前班,斌斌刚好会走路。大姨坐在姨父开着的装满青草的拖拉机上正回来,穿着青色衬衣戴着粉色围巾拿着铁叉卸草。如今再想起,唯有这个场景无比清晰。

  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二日,大姨出殡的日子,我守在手机旁内心焦急地等待着妹妹的视频电话,实在等不来我先打给了姨父。姨父接通电话,“亚茹……你好好……学习……学习……”他就只重复这一句,带着凄落的哭腔,断断续续,而后泣不成声。我再无法压制内心的沉闷,小声念叨,“姨父,不要太难过,我寒假回去看你。” “你回来去大姨坟上……再看她。”

  不能说姨父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他并不多么坚强。还在租房子住的时候,有段时间姨父拉不到货,没事做,早些下班回来就先做好午饭。大姨也并没有因为他挣不来钱而数落他,两个人的关系是一如既往的好。那段时间全家人就靠大姨一个月一千八百元的工资过日子,日子过得紧,大姨都不在乎,只因为一回来姨父就快把饭做好了而她就傻乐呵,可高兴可自豪。院里邻居也有闲言碎语说姨父不是的,从亲戚口中偶尔也听得了。唯独大姨理解姨父,她爱姨父,就一心一意的付出,她常说,“过日子是两个人的事,两个人都高兴就好。”

  在大姨家里,我能感受到明显的理解、尊重,还有——爱。

  “你一天你买这么多扎头发的干嘛?全扎到头上,来。有个钱就不知道省着。”我读高一那会儿,妈躁郁症,总是看我不惯,不管我做什么都能让她唠叨个不停,从来不赞同我买任何饰品。我心里觉着委屈,很少回话,或是不敢,或是觉着不必要她明白。“小姑娘都爱打扮,你年轻的时候还不是,说下这么个是咋了?”大姨总是觉得女孩打扮是正经事,听到了便会反驳上两句。

  所以周末一回来我就先去大姨家,自己家里没人,大姨家有大姨在,总是任何饭点去都有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今天是蘑菇炒小白菜。”我看着菜盘在期待着菜入口的味道,大姨就继续说,“你在学校也吃不到拉条子,今天的主菜还在后面呢,大盘鸡。”大姨盛了端过来,忙活着下拉条子。姨父专门给我腾个位置:“来,先吃鸡肉。”大姨做的大盘鸡,鸡肉鲜嫩,色泽鲜艳,爽滑麻辣的鸡肉配上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盘中的绿辣椒增了一份鲜脆,红辣皮添了一份浓郁。可我总顾着吃,从没问过她怎么做。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