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恭敬的用双手接了过来,这才落眼看去,顿时满脸惊愕了起来。
他本就是极为聪慧之人。ii
这颍川和寿春的因果,确实能够一眼看个明白,然而,此时,让他震惊的却是,秦侯的手段,他李斯哪怕一直都以为自己才智过人一等,但一看到,这其中所写的皇后李嫣嫣居然是武侯的人,言辞谦卑,其心中荡起了何等波澜?
他李斯当年在楚国就是一个管仓库的小吏。
而这书信的主人,却是王后。
李斯顿时极为佩服的稽首,道;“武侯扺掌乾坤,以天下为棋盘,帷幄千里,李斯万千敬服,这二庙自以为技高一筹,殊不知秦侯道高一丈。”
然而,如此隐秘的事,苏劫对自己居然毫不隐瞒。
这就是真的将自己视为心腹了。
如何不让李斯高兴和庆幸呢。ii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的平复自己的情绪。
整个楚国,怕是都想不到,他们的王后太子,是武侯早早准备下的暗子了吧。
苏劫道“想不到,儒家和术士居然有所勾结。”
李斯立刻说道“武侯有所不知,其实,很多儒家弟子,都是术士,很多术士之前的身份,也大多是儒家门人,在楚国,这也不是什么隐秘。”
苏劫闻言,顿时惊愕的看了看杜莎。
要知道,杜莎门下,也是术士,杜莎点点头,道“儒门和道家,有所渊源,孔夫子当年也拜了老子为师,学习丹砂炼丹之术,而楚国炼气士和儒家的渊源,也却如李斯所言,乃是实情。”
苏劫道“李嫣嫣的事情,其根由便是负刍,而负刍和孔鲢已然来到了秦国,二人求援之事,先放一放,如何解决这负刍和孔鲢,才是目下重要之事。”ii
三人都心知肚明。
李嫣嫣惧怕的是负刍,而负刍不知李嫣嫣乃是秦国的人,其现在的目的是在秦国变法。
各执一暗一明。
解决了负刍,李嫣嫣那边的压力就会少上大半。
李斯想了想,说道“武侯,如今,既然知道了儒家的目的,那么接下来,不难猜出,儒家必然会立刻抵达咸阳,以颍川之事为起因,阐明观点,以开秦国变法之局面,然,儒家不管是昌明宗旨,还是真的求得变法,要想成事,其背后必然需要人所支持,此人,还要非一般的权势才有可能,这负刍谋划颇深,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纵观朝堂上下,负刍乃是楚王庶子,于相邦熊启更是同血同源,李斯以为,负刍若来咸阳必然先行说服熊启为儒家所依仗。”ii
苏劫听完。
顿时大为赞赏到“李斯心思通透,本侯亦是如此认为。”
李斯拱手道“如果真的寻了相邦,熊启必然会暗中联系宗室,宗室百年来,无时不在想复辟旧制,若非历代大王严刑法令,怕是早被宗室所得逞,如今,楚国换了一种说法,以王道来宽法,怕是会获得宗室的支持,一旦有了宗室支持,宗室未必不会暗中说服百姓,百姓若是知道儒家的目的,肯定会站在宗室这一边,到时,秦国必会生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