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青默默翻了个白眼,就算过完年十四岁,那也小啊,在现代就是个初中生。
她才不想去想什么成亲的事情呢!
周氏见她垂着脑袋不说话,叹了叹气,又道,“青丫头,娘不是着急将你嫁出去,人家各方面不错,模样周正,家里又在镇上,还在念书,以后你嫁过去,也就帮着公婆打理家务,也不用在地里刨食,也算是个好归宿。这说起来,咱们庄户人家姑娘能嫁到镇上读书人家,算是高攀,若是你爹刚没那会,恐怕只能在乡下泥腿子里选夫婿,你奶奶还要将你卖了换银子,这种人家是想都不敢想。”
周氏说起钱婆子要卖她这件事就忍不住抹眼泪,叶青青心里跟着泛酸。
“娘,咱家哪里就高攀了?咱家现在在镇上有宅子铺子,县里也有宅子,有田地,大哥在书院念书,我跟梅子也跟着在学,要真计较起来,我倒是觉得对方高攀咱们家。我长得又不丑,自己还能挣钱,小小年纪为什么要嫁到别人家帮人打理家务?我还想多在家陪陪你和大哥弟弟妹妹几年呢,王奶奶那边直接回了吧!等我以后赚了大钱,定会给自己挑个如意郎君。”叶青青明白周氏的良苦用心,但她不能接受这么小就要谈婚论嫁,直接将对方自家条件摊开来分析,切中要害,拒绝得彻底。
周氏愣住,完全没想到闺女能说出这番惊世骇俗的话。
在她的认知里,婚姻大事,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就是因为爹娘去的早,家里田地都被叔叔婶娘占了,她一个孤女成了寄人篱下,村里村外说亲的媒婆从来瞧不上她,所以过了嫁娶年龄才嫁给叶二郎。
当时她心想的是有人娶她,有个遮风避雨的屋子就足够了,她对叶家满怀感激。
可若是她家境好些,断然不会嫁到叶家村这么远,这么多年在婆家受尽磋磨,也没有娘家帮衬。
叶青青的话彻底颠覆周氏的认知,闺女不要她给她挑选的夫婿,闺女要自己挑。
周氏心里虽然有点失望,但是看着闺女目光坚定的样子,她虽然不太赞同,但又莫名觉得闺女说的没错。
她也是希望闺女能选个如意郎君,将来能过好日子。
周氏本想再多劝两句,可看闺女皱眉噘嘴,很极不情愿的样子,她也舍不得逼她,连忙作罢,“好,娘不逼你,娘也舍不得你呢!反正咱家现在有卤肉铺子,以后多给你攒些嫁妆,肯定能说上一门好亲事。”
闺女亲事落了空,周氏又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青青还小,等两年再说也不晚,可长生却是到了年纪,等三年守孝期后只怕好姑娘都被人家抢完了,若是能先将长生的亲事定下来,周氏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岂料她苦口婆心劝说儿子,儿子长生的态度跟闺女如出一辙,毫不犹豫的拒绝,这下周氏惆怅不已。
长生现在可比村里任何一个同龄男娃都要出息,李家洗三宴上,很多村里的妇人都在打听长生的亲事,怎的这孩子跟闺女一个犟脾气,对自己的亲事一点不上心。
周氏感觉有点无力,这俩孩子长大了,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她完全没辙。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