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女帝> 006(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06(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晋江文学
  王室佚闻,总像春日绿植见着日光,听风就长。这厢阿渡才从殷如是府上出来不久,朝臣间关于她和殷如是抢人的传言已经甚嚣尘上,经过一晚上发酵,甚至比事实还要精彩。

  一个版本是说,那男子本是阿渡男宠,去凤栖山那日不慎走丢,被殷如是捡回养在府上,阿渡得知之后,就去找殷如是要人。另一个版本是说,那男子生得惊人之姿,约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让二位殿下不惜出手来抢。还一个版本是说,男子本身如何并不重要,他不过是二位殿下矛盾的触发点,二位殿下因储君之位早打得火热,而今寻着这男子由头,便是将这争斗抬到了明面上。

  三种猜测朝臣们显然更愿意相信最后一种,但要拿到朝堂上讲,还是只能说事件本身。于是第二天早朝,殿中侍御史纪连野上呈一奏本,说我朝素来讲求母慈、女孝、姊良、妹悌,王室更当为百姓典范,然二位殿下却为一男子不和,实在有失体面。

  那奏本写得极有水准,既没有站边阿渡,也没有为殷如是开脱,就只是简单陈述了一个事实,字里行间却又在敲探殷珏的想法。殷珏为王多年,心思何其深沉,信口两句,就将此事暂且压下。殷珏说:“诸爱卿忧心国祚,朕心甚慰,这些捕风捉影的事,就莫要说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阿渡和殷如是有没有抢人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二人能不能打得起来,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倘若她俩真打起来了,她们应当如何站队,而站队很需要的一个参考因素,就是殷珏的态度。

  殷珏这么不置可否,纪连野不便再多言,反而是国子监司业杜可唯,言辞俱厉指责阿渡去殷如是府上要人,乃伤风败俗言行不端之举,不仅有辱王室,还离散了民心。她建议殷珏从重惩处阿渡。殷珏待纪连野那样硬气,对杜可唯反而松了口,她说:“杜卿所言在理,但如是和无渡此事未有定论,就凭坊间流言,便去定下罪责,终究不妥!”

  杜可唯气势汹汹,却也明白,公主哪能轻易被秽语中伤?她说:“此事有待查明,但二殿下身为公主,理当更谨言慎行,洁身自好才是!”

  殷珏说:“杜卿一片赤诚,朕答应你,之后必定彻查此事,若无渡当真做出有伤风化之事,朕绝不姑息!”

  杜可唯行大礼,说:“王上圣明!”

  国子监乃全朝最高学府,作为司业,杜可唯所授之人遍布满朝,各种部门各种职位,随手一点,都可能点到她的学生。事情几何未做定数,杜可唯的态度却清晰明了,这就直接导致,满朝文武有一半的人都会以她做参考。

  这种情况对阿渡非常不利。阿渡很困惑:“我和这位司业大人,是曾经结过仇么?”

  瑾涣摇头,说:“杜司业并非记仇之人!”

  杜可唯也并非刺儿头,以往朝中有事,尤其是官员间有了纠葛,她能中庸便中庸,绝不会如此带头。

  阿渡于是越发困惑了:“那她为何要在此事上大做文章?”

  瑾涣正要回答,外头又有婢子来传,说大知命派人来请。

  阿渡遂将这困惑搁下,大知命是万不可怠慢的人,她虽不直接参与朝政,其地位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随口一言,便可呼风唤雨。

  ***

  阿渡只身前往神殿。大知命此回未在殿中月晕之下,而是在四层观月台上。沐月朝每隔一段时间会有红月凌空之象,届时整片天幕犹如血洗,以王城为中心扩散开去。每逢红月当空,被红月照耀的女子就能获得一种特殊能力,沐月朝的人们称之为异术。

  正因有了异术,女人变得比男人强大,长期的阴盛阳衰让男子逐渐丧失掉话语权,最终演变成如今女尊男卑的极端局面。女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格外尊崇月亮,红月来的那一日,就成了全国最盛大的节日。因此开国帝王设下大知命一职,并在红月正下方修筑神殿,以便于观测天象,预测下一次红月到来之期。

  这一日,被称作朔庚日,常在冬雪埋城,朔风正劲之时,今时才将五月,距可能的朔庚之期尚有半年光景,大知命不该出现在观月台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