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衡刚刚走近,那僧人也停了下来。纪衡将手中的馒头和水壶递给了他:“老师父,用些吧。”
那僧人朝他微微转身,定了定身影,微笑道:“多谢施主。”
僧人只接过了那馒头,放进了自己的布兜里,又抬起头用瞧的并不清楚的眼打量了一番纪衡,“施主宅心仁厚,且有贵人之相,来日定还有一番鸿途。”
纪衡笑了笑,没有说话。
那老僧又看了看四周,欣慰的点了点头,“老僧果然没看错。”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了一串佛珠,递给了他:“今日同施主有缘,此乃菩提佛珠,赠予施主,望今后能助施主逢凶化吉,了却遗憾。”
纪衡看了看那串佛珠,他虽不信佛理之说,但依然心存敬畏,犹豫片刻后还是双手接过:“多谢老师父。”
僧人笑了笑,便拄着拐杖继续朝前走去了:“不必言谢,就当是施主为百姓做善事的回报吧。”
纪衡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最终还是将那串佛珠收了起来。
孝德帝一直在宫里等,他坐在殿前批阅奏折,太监总管李顺递上了一杯茶:“皇上歇歇吧。”
孝德帝放下了手中的笔,伸手接过了茶杯,吹了吹喝了一口,问道:“武成王还没回宫?”
李顺笑道:“皇上心里牵挂王爷,都问了好几回了,王爷一向重礼法,一回来,定是会先行给皇上请安的。
孝德帝点点头,随即又苦笑着摇摇头,想当初,他父皇也真是厉害,他已年近二十了,居然还能再有个亲弟弟,现如今倒是和他儿子一样的年纪。
若是当儿子养也还好了,谁知他偏偏随了老头子的性格,又倔又自持身份,小时候倒也罢了,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老气横秋起来,顽固的不行。连孝德帝有时候都拿他这个倔脾气没法子。
正在孝德帝出神的时候,门外太监已进来传话,“皇上,王爷回来了!”
话刚落音,就见纪衡正从殿外快步朝内走来。
孝德帝起了身,从龙椅上朝下走来,纪衡风尘仆仆,见到他立刻行礼道:“参见皇上。”
孝德帝笑着上前,亲自扶起了他:“不必多礼,这一路辛苦了。我听说你昨晚还忙着京郊突发的灾情,想必累坏了吧。”
“没有,都是臣弟分内之事。”
孝德帝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回来了,就不必操心一些琐事了。好好回你的王府休养几日,以后就留在京中,为朕分忧。另外,此番你击退倭寇有功,朕已下令过几日为你举办庆功宴。”
纪衡听说有庆功宴,眉头轻轻地蹙了蹙。
孝德帝看在眼里,也深知自己这个弟弟的脾气,有些无奈的道:“朕知你不喜欢,但你身份在此,又立了功,到时候还是得露面的。”
“臣弟知道,多谢皇兄。”
见他答应,孝德帝这才笑着点点头,又看了看他:“到时候你把这面具摘了,又不是上阵打仗,回来了还带着做什么。朕此番下令,会有许多官臣带着家眷一同进宫,到时候你看看,若是有哪家的贵女瞧的上眼的,朕替你做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