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战国侠义>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夜探秦营(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夜探秦营(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马夫又怕又急,慌乱中竟又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别,别杀我,听说后营正在造什么,攻城鹅车……”

  既然与攻城有关,就必须得听明白。

  遗憾的是,此时对俘虏却不能“宽大”。

  巡逻哨很快就会过来,一旦知道营内进来敌探,就要发出警报进行全营大搜捕。

  所以尽管老马夫涕泪交流地倾倒出所知道的一切,非常可怜,却还是得让这条“舌头”从此不再说话。

  三个人麻利的把他的尸体塞进草垛缝里,又奔往后营。

  因为秦王的“御营”就在附近,所以后边的戒备更加森严。

  尤其是秦王大帐和那个“建造营”,日夜都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值勤军官穿梭检查,与此无关的秦国军人,也不得随便接近。

  那个“建造营”被转圈儿的火把照得如同白昼。

  哪怕是一只鸟儿飞过去也会留下影子,很难不被发现。

  凭你有天大的功夫,除非会“隐身术”,休想靠近一步!

  可惜天下事,有利就有弊。

  秦王知道如此严防必能防止奸细混入,但明亮的火把,却使目标明显暴露。

  为禽滑继等密探机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他们从远处就能看到建造营里耸立着一个个巨大的怪物。

  虽然看不清楚,但从巨大的外形上可以看出像是一只大鹅。

  很大一个身子上伸着一个长长的脖子,总体估计有几丈高;

  头上还横出一张“嘴”,身边似乎还有圆圆的轮子,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攻城车”?

  样式确很新颖。

  禽滑继想再抓两个“舌头”问清它们的作用性能,可惜秦军的组织紧密。

  虽在夜间休息中也找不到疏落闲散的“孤雁”。

  天快亮了,再迟就难以出营,他们只得带着这个情报和一袋“锅盔”返回邯郸。

  虽只是看了个大概,鲁仲连却十分重视:

  “这肯定是秦军用于攻城的新式武器,从他们重视的程度就可以推断,必让咱们难以抵挡。

  薛大哥,您估计这会是什么东西?”

  薛琦摇摇头:

  “咱不是神仙,没学过能掐会算,不过它既然是工匠造出的,咱们的工匠大概也能参悟出其中的奥秘。

  老三,你把陈衡、李能几位木工匠都请来,咱们连夜研究。”

  禽滑继也曾学过木匠。

  按照禽滑继等人的描述,这些工匠先画了一个草图,再几经修改,它的轮廓就越加清晰;

  对它的特点也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它既然用于攻城,其基本作用就相当于云梯;

  但它应该具有云梯所不具备的优点,能够避开城上的打击。

  那么它的这个“长脖子”就可能是一个被遮掩起来的云梯;

  所以称为“战车”,是为了能迅速运抵城下。

  “攻其不备”是战略战术中很重要的一点。

  很显然,秦军是在建造一种能够迅速进攻,又可以掩护攻城士兵受到打击的“新式云梯”。

  手艺人,或者现代称为“技术人员”,有一个特点就是彼此间能够融会贯通。

  就是在近代,谁家工厂创出一种新产品,只要被技术工人了解后,经过研究,他很快就能造出相同的东西。

  所以,当今市场上“假冒”、“山寨”产品屡出不穷,难以遏止;

  甚至,有的“仿造”,可能比原品还有改进,不见得就是“伪劣”。

  走题了,这跟秦赵之战无关,但赵国工匠弄明白了秦国发明的特点后,李能笑了:

  “有办法制之!”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