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地一声,滔滔巨浪,突然从上压下呼啸而致。
乱哄哄的秦军更乱了,在绝望的惨叫中随波而去。
都说是水火无情,却原来水比火更狠。
从火中还能挣扎出来,在水里却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它携带到龙宫去服役了!
王龁应该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还能站在干岸上看热闹。
但是,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后收拢查点,十万大军只剩几千伤残。
放眼望去,繁阳关上的“信”字大旗,在朝阳中依然迎风招展,似乎更加欢快。
自己还能冲上去把它拔下来吗?
一道霞光,冲过山峦,遍撒大地。
信陵君站在光辉中一挥令旗,燕国将渠、韩国公孙婴各率兵马从两侧逼近,一齐呐喊:
“王龁不降,更待何时?”
王龁身边的亲兵卫士紧握刀枪:
“将军,撤吧,我们拼死也要保护您突围出去。”
王龁一声长叹,潸然泪下:
“我一败于赵,再败于魏,损粮渭河口、折军繁阳。
就是大王宽恕,尚有何颜见关西父老?
你们逃回去替某向大王请罪吧!”
说着已摘盔脱甲,挥舞大戟冲入敌军,刺倒数人,自己也被乱箭射成刺猬。
数十名亲兵紧随其后也全部战死。
虽是敌人,信陵君也不禁为之感叹。
下令把他们以军礼葬在繁阳关旁,立石以志之。
蒙骜对郏州的攻势是急而不狠。
他坚定执行蔡泽的指示。
以攻打郏州为诱饵,消灭那些被吸引来的援军,从不任意而为。
接到关于信陵君去偷袭渭河口粮寨,将被王龁、桓齮二十万大军夹击,最终难逃全军覆没的通报,他心里很高兴。
坦率地说,除了信陵君,别国的将领还没有谁能让他放在眼里。
既然这个重要的对手不能来了,他就可以放心啦。
现在,他正倒背着双手悠闲地站在山坡上眺望,等着那些倒霉蛋前来上钩,而且来的越多越好。
他还年轻,需要建更多的功劳。
因为现在是由副将李信指挥攻城,自己这边是“西线无战事”他连盔甲都没穿,一副儒将风度。
但这种恬静只是表面,内心深处却翻滚着焦虑和不安:
如果信陵君只开辟一个战场而放弃郏州呢?
自己的努力岂不落空?
尽管责不在己,但空手而归终是让人汗颜!
就在他等得有些不耐烦时,楚将景阳的大军到了。
蒙骜很了解这位景将军!
武功不错,带兵多年,性格急燥,刚愎自用。
肚子里却没多少草料,挺扎手,可也不难对付。
但信陵君用兵之道往往是前后相济!
主攻之后,出人意料。
还有一波更厉害的第二次打击,给你造成先胜而后败的结局。
所以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景阳这十余万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