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年放逐的漫长岁月里,她俩经受了多少艰辛?
甚至有一段日子衣食不周,却仍然含辛如苦的把自己的两个“孤儿”抚养成人。
孩子大了,她俩老了,蛛丝满面、鬓上飞霜。
然而,信陵君却怎能计较她们的年貌?
在自己的心中,她们永远是当年那活泼美丽的小姑娘!
为了表示隆重,信陵君一反近来的低调,通告全国,要立二位为“夫人!”
信陵君结婚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各国,各国都派来代表祝贺。
魏王也送来厚礼,平民百姓更是如潮如云。
有的礼品很轻,甚至只是两个鸡蛋,信陵君却命令郑重登记。
因为人太多了,他只能站在府前广场上,成批的向乡亲们鞠躬致谢……
举行婚礼仪式时:
二位夫人凤冠霞帔、珠宝遍身,却捧着枊叶儿的灵位;
信陵君锦袍玉带,金冠束发,则举着辛环的名牌。
他要让活着的和死去的、天上、人间,共同了却一段情缘!
谁说无情是英雄?
他们也有情,而且情深似海,只不同于小儿女们的粘粘乎乎,易聚易离。
婚后,生活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
信陵君出于补偿的心理,终日与夫人们厮混在一起,几乎足不出屋,所以被称为“多近妇女”。
论当前行情,也许应该更细腻地探讨信陵君的情感深处,更应该再在他的生活中添加许多美女;
在他的生活中插入更多缠绵缱绻的爱河涟漪。
甚至把他写成改版的“贾宝玉”。
终日在情天恨海中瞎扑腾,掀起几许醋味十足的波涛,才能吊起“多情公子”们的胃口。
成为畅销的“不朽之作”。
过去也确曾有人描述过他与如姬夫人一段不平凡的恋情。
可惜,《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没留下这些方面的记载,甚至《东周列国》中也没有演译。
按历史环境看,这也可能是镜花水月做的揣测,但我却不敢据此为信陵君重塑金身。
应该承认,我们现在的这些故事,也不一定都是历史原始面目再现。
但我们只可依据历史所介绍的人物性格来编写历史故事。
而不能仿照现代生活模式去塑造当时人的思想情感。
信陵君是战国时代的侠义豪杰,才能登上历史舞台,此时史书中尚有几人?
就是信陵君本人,也只是一个“历史人物”。
纵观其一生,在战国时代的贵族人物中,称得上是出类拔萃的英杰。
他救困厄、重信诺,不计贪贱,惟才、德是瞻;
折节下士,礼交天下。
从而获得世人的普遍敬重,达到“名冠诸侯”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