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战国侠义> 第五十一章 商鞅变法(四)(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十一章 商鞅变法(四)(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商鞅执政后,手下需要一批忠于自己的力量,当然只能到中、下层去找。

  这里面也确实蕴藏着许多英良俊才,商鞅把他们越级提拔,虽然暂时人数不多,实力却相当强。

  若论武功,再有两个甘则也不是司马错的对手。

  但,尽管有商鞅撑腰。

  坦率的说,习惯势力仍使他不敢对“贵公子”们真下杀手,不想对方却是毫不留情。

  古代人对冠帽、盔缨都非常重视:

  如子路(孔门师兄)在魏国作战时被砍掉盔缨,老先生为了维护形象,竟放下武器捡起盔缨想重新系好。

  结果,盔缨虽系牢,自己却在这个过程中被杀死(子路结缨而死)。

  愤怒的司马错放下顾忌后,一刀便把甘则从左肩斜着劈开。

  嬴飞这才知道厉害,回身便逃。

  一箭射来正中腿窝,扑地倒下,被生擒活捉。

  公子虔见儿子被捉,急忙放下架子哀求:

  “大良造,手下留情。”

  商鞅的态度依然那么平静,冷冷地吩咐:

  “把你的私兵按规定交出,然后上朝领罪。”

  公子虔以为服从命令交出武装就算没事儿,谁知商鞅却要执法到底,奏请孝公免去他的官职后,仍要追究他的罪责。

  按“刑法”对他执行“劓刑”,割掉鼻子;

  更让他痛苦的是儿子嬴飞因犯五大死罪而被砍头,与甘则的头一块儿挂在城门上示众。

  本来还应抄没家产,废为庶人,还是秦孝公婶娘亲自求情,才没做绝,甘龙却没有这么幸运……

  太子驷的岳父在都城开了许多客店,迁都必将遭受巨大损失,所以非常不满,跳着脚大骂:

  “迁都害国……”并且上蹿下跳、煽风点火,在暗中甚至公开阻挠迁都工作。

  他被拘捕后,太子驷却公然站出来,宣称自己是幕后主使,无论是真是假,都表明了太子驷的立场。

  太子是国之储君,不能用刑。

  但他的老师要负“对学生教育不力”的责任,照顾到“太师”的年龄,决定予以薄惩。

  于是公孙贾被处以黥刑以示众,老头子从此羞出见客,一怒成疾,终于郁郁而死。

  第二刀砍向地方豪强恶势力:

  他们虽然地位不显赫,却数量众多,遍布城乡各地,欺压小民,为利争斗,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头上却又都有保护伞,相互勾结、盘根错节。

  各级官吏甚至还要求得他们的“保护”才能坐稳“郡、县”的交椅,混口饭吃。

  否则,轻则丢官,重则丧命,一家老小都性命难保。

  商鞅通过深入调查,向秦孝公递上了一个“数逾千家”的处决名单,孝公看了却不禁头皮发麻:

  “杀的是否太多?”

  “主公,除恶务尽,不留死灰复燃,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孝公默然,于是渭河之滨哭声震天,尸阻河流水尽赤……

  高官权贵、地方豪强在这样严酷的镇压下,谁还敢反对“新法”?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