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田文,是战国中期名震古今的人物,父亲田婴曾为田忌副帅,与孙膑的交情也很深;
田忌受陷后,田婴也辞职回家。
直到宣王给田忌平反,才随而复职,被封为靖郭君,逐步掌握了齐的军政大权。
田文的母亲只是个小婢,大概是由偶尔的原因才让他来到人世。
刚出生时又瘦又小,几乎哭不出声来,一点儿也不可爱;
偏偏又生于“五月初五”,据说是“凶日”。
田婴闻报,连看都没看一眼,就像对一条小狗那样下令:
扔掉!
但田文的母亲再低贱,也舍不得让自己的亲生骨肉去喂狗,还是偷偷留下抚养。
好在田婴的家中人多,如不趋奉献媚,都不能想起还有这么个“母亲”。
所以田文虽然享受不到“少爷”的待遇,生活艰苦些,却也平安活下去。
这一天是田婴的寿日,按规定,要由全府上下先给他拜寿。
尤其是各位少爷、小姐,都穿戴得整整齐齐、花枝招展、恭恭敬敬排在堂前,等待吉时。
田文看了奇怪,就问奶娘,奶娘告诉他:
“是准备给你父亲拜寿。”
他便要挤进去参加,吓得他娘一把拉出来抱在怀里流泪:
“傻孩子!你若去了,老爷得把咱母子全杀了!”
田文很奇怪:
“他不是我父亲?”
“是!”
“跟他有仇?”
“咳!你是他儿子,怎能有仇?
只因你的生日不对,说是方爹娘……”
五岁的田文听娘亲讲完原因,小脸一沉:
“他当了那么大的官还这么糊涂!我找他讲理去!”
母亲紧紧抱住她,哭着不让去,田文急了:
“人生在世,并没犯错误,却不能见君父,还活着干什么?
不让我去找他,立马就死!”
母亲知道自己的孩子,从小就不听话,又倔强。
他认准的道理,谁也驳不回,说到做到,宁死不屈,就不敢再拦阻,只得给他找件较新的袍子换上。
田婴的子女有四十多个,从长到幼按顺序一批一批跪拜献颂,足足拜了一个时辰。
最后一批中间夹着一个穿粗葛袍的瘦小孩子,没见过、不认识便问左右:
“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混到我的儿女中?”
仆人们大多不知道,知道的也不敢说,问得急了,田文的母亲见混不下去,就跪下施礼:
“这是贱妾当年所生的孩子。”
田婴果然大怒:
“当时就让你扔掉,为什么还留到今天?”
田文母亲只是哭,什么也说不出来。
不想田文却不慌不忙地又磕个头,仰脸朝上问到:
“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扔掉我?
如果有理由,孩儿可以离开田府,甚至自裁,绝不连累父母!”
田婴还是气呼呼的:
“五月初五这天生的孩子,会长的与门墙同高,将不利于父母。你想把我克死吗?”
田文笑了:
“请您看看,孩儿自以为这个身材绝对长不到与门墙一般高。
即使真能长那么高,您把门墙再增几尺,也就不会克害父母了。
人投胎到世上来一回不容易,难道您就因为舍不得几百砖而把亲生骨肉扔出去喂狗吗?”
几句话问的田婴张口结舌,只得收回原命,不再追究“私养”之罪。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