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晚会,最后的机会了。晚会中有一个环节,就是要好的同学当众互送礼物。就是一个同学手拿礼物上台,告诉班长送给谁,班长点名,另一位同学选择是否上台,此举旨在鼓励男女同学大胆交往,但是也有要好的男男和女女同学。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做秀活跃气氛,真正有思想的男女同学,恐怕早就迫不及待地送过了,甚至不仅仅只送礼物了。
最后机会的最后时刻,陈海生终于鼓足勇气上台,嘴唇哆嗦着努力说清楚,或者根本就没有说清楚,兼或其他什么原因,班长竟然喊错了名字,喊了另一位女同学的名字,全场起哄。陈海生害羞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想不到这位女同学,大大方方上台,坦然地接受了他的礼物,又热情地当众拥抱了他几秒钟…
这件事情就一直埋在陈海生的心里,如鲠在喉,数次想找班长求证,是自己说错了,还是班长故意喊错了。因为后来同学群中有传言,班长在追求徐小青…只把陈海生恨得“牙根痒痒”…
接受陈海生礼物的姓温名兆雯的女同学,意外高考落榜。又复读了一年后,考取了山西省朔州市一所煤炭类专科学校,学制要三年,这样就比陈海生晚两年毕业。
其实陈海生不了解温兆雯,不了解她的出身,不了解她的生活阅历,也不了解她的家庭情况。也难怪,癞□□只会注意天鹅。要不怎么会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谚语呢。
温兆雯身在农村,父亲却是一家国有大厂的工人,母亲在家种地,户口跟着母亲。她兄弟姊妹9个呢,一个哥哥三个弟弟,二个姐姐二个妹妹,她在中间。不用说引不起陈海生们的注意,连他的父母,劳累一天后,恐怕也很少注意到她。这么些的孩子,也亏得父亲每月有几十元的工资,母亲每天在田间地头不停顿地劳作,全家勉强糊口而已。
高中两年她没有住校,家离学校十几里路远。放学后她得走回家,用有限的时间,帮母亲操劳农活做饭照顾弟弟妹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然学习成绩一直也引不起别人的注意,班级活动更是极少参加。
人的生活一般分三个层次:生存、生活、有意义的生活。一个连生存都困难的人,谈不上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
温兆雯就是如此。高中两年也真是苦了她了,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她的坚强,她的忍耐,都成了她今后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能够说服父母,再复学一年就能说明一切。要知道,正是复读的这一年时间,彻底地改变了她的人生!
也成就了她的将来__全班中最有成就的最高级别的政府官员,主管一个市的宣传工作。
当然,不能妄加猜测,她的成功,是否和毕业晚会上,收到陈海生的礼物有关。但是,有理由相信,这绝对是在她人生的低谷,催她奋进催她雄起的一份动力。
陈海生粗心,在温兆雯复读的一年里,两个人竟没有见过一次面,通过一次话。粗心的男孩子,有时候非常令人“憎恨”。
寒暑假期间,温兆雯还专程来临庆看过陈海生几次,两个人交谈甚欢,也很谈得来,甚至温兆雯数次邀请陈海生到山西朔州市,看看她的学校,用意不言自明。
可是陈海生就是犯贱,得到的不珍惜。又不好意思说明当年的阴差阳错,怕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就这么交往了近两年,领导就介绍了现在的妻子,陈海生很快地完成了人生的终身大事。结婚时,温兆雯通过别人,捎来了一床蚕丝被做贺礼,这在当时,不仅是稀缺物品,而且价格非常昂贵。转过年来,温兆雯毕业,分配在当地煤炭局工作。此后两个人就断了音信,失去了联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的燕子,再也没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