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左右的反应比例,高压密闭的容器之下,生成的液态合成氨,每天每罐会达到20个立方左右,一组两个,10组就是200个立方,这样,合成氨的产量,每天居然惊人的达到150吨左右。
这个数字,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德国曾经在一战之前的产量,要知道,一战之前,生产的硝酸,也不过是3500吨左右,转换的tnt也不过是数万吨,对于一个大国,一个消耗弹药巨大的一战而言,这个数量真的不多,依托着这些准备,德国悍然发动了一战,在陆战之中,一度占据上风。
对于杨元钊而言,150吨的产量是正常,后世从五小工厂,逐步的向五大工厂转换,小化肥,小水泥这样的高能耗企业,纷纷的关停并转,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化,集团化的大化肥,大水泥项目。
30万吨化肥为一个标准值,日产量会高达1000吨以上,不但代表着产量的提升,也代表着合成能力的提升,要知道,哪怕是30万吨,甚至是百万吨级的化肥厂,可能的反应罐,也不会很多,大部分都是附属的配套设施,以大,全,强大,降低单位的能耗和产能,在一定程度上面,是后世高速发展的关键。
现在一个反应罐,每天的生产,不过是20立方,十几吨左右的液态氨的,这样恐怕在后世,连一个小化肥厂都比不了,是目前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科技,没有大规模的水压机,杨元钊只能够根据现有产品,进行复制生产,扩大生产都不可能,原因无他,一个200立方的罐体,跟2000立方,2万立方的罐体,所需要的材质,是截然不同的,更何况后世的合成氨,需要的不但是高压密闭容器,也需要低温密闭容器,压强之大,材料的要求之高,远不是这个时代能够想象的,只能够依靠着科技的提升,慢慢的研究好了。
一天150吨的氨气产量,可以生成的化肥数量极大,因为目前,包头整个农业的情况,所以,其中的80%的变成化肥,120吨的氨,转化成花费,也不过是几倍,在某种意义上面说,取代了一体机的产量。
目前,一体机每天的产量在200吨之间,哪怕完全的生产化肥,也未必能够支撑,整个包头的农业的投入,600多亩的土地,哪怕是种植小苗,需要的化肥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保证小麦的生产,杨元钊把一体机的大部分的产量,向花费倾斜。
但是现在,伴随着合成氨的制作成功,合成氨直接的制造花费,或者借助着氨气,制作浓硝酸,然后用浓硝酸跟氨气反省,生产出来的硝酸铵,也是这个世界,氮肥的主要品种,只不过不太有利于植物的吸收而已。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