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包头医院正规化,杨元钊也发现,包头真的还有几个医生,包头缺乏医生,早在大半年之前,就已经凸显了,一些不习惯包头水土,会找一些相熟的医生,这个时代很多专业很模糊,一专多能的非常多,又是医生,又是工程师,也不是没有,在发现医生更加赚钱之后,私人的诊所,第一次出现在了包头,西药也开始出现。
把这些诊所给收编了,顺便把所有中国能够找到的医疗器械,大批的充斥到了医院之中,来不及兴建医院的大楼,占据了一个还没有的投入生产的厂房,数千平方米的四层楼房,暂时够诊疗和住院,70个左右的医生,50个左右的护士,还有选拔出来的,心灵手巧的七八十名护士学徒,他们共同构筑了中心医院的主体。
而哈比那边,杨元钊也发电报过去,嘱托他,让他尽可能的帮助在华人之中,或者东南亚找到一批医生,他很清楚,哪怕在这个时代,超过百万人的大城市,只有一个医院,是绝对不够的。
勉强让包头中心医院开张
医院,其实早在十几年前,西式医院,已经在中国出现,甚至在广州,上海天津等城市,还出现了有外国人建立的医院,但是一般规模都不大,七八个医生,十来个护士的,已经能够被称之为庞大了,多数都是几个医生,类似后世的小诊所或者是社区医院的那种,药物也不多,没有后世种类繁多的药材,西药在某种程度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病理学,只是一个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存在。
杨元钊以后世的标准,完善了科室的分别,外科,内科,儿科妇科,当然了,也少不了中药科,虽然没有彻底的把中医分科,却也有了基础的分类,每个科室少则四五个,多则十来个医生,还有相当数量的护士,品类齐全的各种医疗设备,拥有的325张病床的包头中心医院,就这么的成立了。
在成立的当天,公司高层,只有杨元钊,刘澍和杨悦到场,刘澍作为目前包头实际上的管理者,一所医院的出现,对他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支持,至于杨悦,纯粹是来凑数的,他现在人手严重不足,研究所方面,已经把一切都放下了,全力以赴备战明年的棉花种植,超过10亿亩的土地,不能说占据了中国土地的绝大多数,却网络了不少的省市,特别是西部,甘肃,青海等地,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种植,是他们管理和经营的重点。
杨元钊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拉来了,参加完了医院的仪式之后,因为医院刚刚成立,暂时还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好在包头不是一个慢慢发展起来的大城市,纯粹是在包头商会的主导之下,包头商会对于下面的工人有着很强的管理能力,没有病人,就把人组织起来体检,反正已经接近岁末,权当是给职工福利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