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持续持仓,还是要消耗资金,不过日本这样的傻瓜过来,直接20万吨,让英国不但卖出了20万吨的棉花,还收获了7000万英镑左右的红利,直接把仓储和抬价方面损失都给弥补了,加上其他的国家奉献,英国直接站在了安全区域,大量的收益,让英国持仓成本低了许多。
除了英国之外,其他的几个国家之中,法国是最低的,19元的成本,略微的比去年高了一些,去年是15元左右,却比包头的要低,为了不让地主们离心离德,也为了控制总量,包头的收购价格为6毛,是一斤的价格,其中还要抛去一些处理棉花和运输上面的红利,这些是由地主们负责的,但是这部分地主的总成本也高达24元左右,只有直接控制的土地稍微的低很多,拉均之下,包头的成本大概在19.5元到20元之间。
这也是无可奈何,如果不是西北占据了整个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包头又按照原有标准,只是微微提升了包垦公司工人们工资,这才让整体棉花的成本上升的不高,按照去年的价格,0.38元每斤,这样才把接近24元的成本,拉低到了20元左右,这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杨元钊也没打算超过英国,作为这个世界上面的超级大国之一,英国有足够的底蕴和庞大的殖民地,跟包头借助着机械化和科学管理化肥相比,英国直接用数以千万级的庞大土地,最终,收获了海量的棉花的,这其中还有日本等国家的贡献,英国立于不败之地,杨元钊只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把他的棉布,给逐出中国市场,借助着棉纺织协会,来占据英国离开之后的真空,至于其他的,没有考虑那么多。
至于俄国,相对于英法,更晚的加入到这个游戏之中,他们的成本已经接近的24元,比日本低的多,在这个时候,还有很大的赚头,可是在杨元钊看来,他也是被牺牲的对象,沙皇俄国,可以少有巨富,甚至在俄罗斯,有专门用黄金构成的宫殿,只不过守财奴一样的沙皇,只是把这些黄金保存起来,满足他们观赏欲,而不是发展俄国。
相应的,美国和德国的数据也出现了,美国因为本身庞大,棉花产量也较大,在棉花跟去年没有多少变化的情况下,成本比法国低,却比英国高多了,大概是16.5英镑左右,毕竟美国没有介入到国际金融市场,或者说介入了,介入的时间稍稍的晚了点,并没有捞到很多的实惠,德国则是晚了一步,比法国略高20.5元,好在德国需求的也不多,只是满足本国市场而已,最多那国际金融弥补本身损失就可以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