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钢铁时代> 第四百三十六章 战场停滞(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三十六章 战场停滞(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
  

  也就是之前朱而典的那一次聚会,让穆默开始关注包头,他这才发现,包头所处的环境实在是太好了,距离每一个海岸线都有一千公里以上的距离,这在海上交通来说,甚至是海洋时代而言,这是不利之处,可是一旦拥有了强大的陆军,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绝对是天然的屏障。

  英德矛盾,在20世纪初,成为了欧洲最主要的矛盾,世界的形式已经划分开来,英法瓜分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作为后来者的德国,空有欧洲第一工业强国的美名,却没有多少的殖民地,殖民地大部分都是贫瘠的,但是殖民地之中,所生产的众多原料,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工业的原料,属于所有国家都重视的,如果德国拥有足够大量的殖民地的话,德国的综合国力,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了更大规模的提升,这也是德国一向期待的,却也是一直都拿不到的,德国一直都在谋求某种的突破。

  世界环境已经稳定了,要打破这个环境,必须要战争,德国皇帝和德国,一直都是这么的准备的,他们扩军备战,扩充海军,让德国在短时间之内,建立起了一个,可以跟英国对抗的公海舰队,至于陆军,更是扩充编制,他们相信,在完善的准备之后,德国的必然会取得欧洲大陆的主导权,可是天然的差别,加上日不落帝国的名头,让他们不敢轻易的动手,所以在各方面的削弱英国,布尔战争就有德*方在后面的身影,一个小小的南非,一定程度上,拖慢了英国的脚步,现在,似乎包头又是另外一个南非。

  中国,这个曾经的大国,拿破仑感慨的睡狮,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德国的注意,中国幅员辽阔,但是太过贫瘠了,有一些矿产的出口,可是对于控制着整个东南的英法来说,他们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德国,只是在山东有一些影响力,其他地方,影响力是微乎其微。

  可包头的出现,让德国看到了期望,要想打破一个环境,只有是战争,中国如此,欧洲也是如此,一个能够生产大量的工业产品,甚至是军工的包头,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朱尔典在怀疑,怀疑是德国支持了包头,可是德国,除了出口两条子弹炮弹生产线之外,其他也就是一些基础的工业机器的,仅仅凭借这个,就能够产生包头这么一个奇迹,这基本上不可能,各国对于包头的认知,都存在着傲慢于偏见,但是现在,德国能够看得更远,说不定,打破世界平衡的要是,就能够在包头找到。

  朱而典对德国的职责,穆默当然是连声的否认,其实朱而典也知道,这些根本不能推敲的,英法占据了中国的相当权利,海关和海岸线,任何地方势力甚至是诸国,想要向中国出口军火,是可以的,但是能够装备两三个师,甚至还有108以上火力的,这绝对不可能,至于中国能够生产这样的武器,朱而典更加的不相信,只不过下意识的,把指责的对象对准了德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