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当然毫无意外,就是包头了,现在包头的实力,甚至歼灭北洋军,入主北京城都没问题,可是杨元钊却选择了退让和隐忍,虽然不知道杨元钊到底是如何想,刘澍在按照命令执行之后,心中多多少少的有些郁闷,这时候终于开口问道:“杨元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你就不想一统中国的,建立无上功业。”
杨元钊心中一阵的波动,这样的想法,他何尝没有,不是不想,是不能,包头现在的发展,只是3年,虽然迅猛,在他的金手指的支撑之下,实力获得了巨大的推进,可是一定程度上,这属于是拔苗助长,包头还没有能力,支撑起整个中国。
包头因为杨元钊的许多考虑,在各方面都走到了前列,比如高标准的工人工资,社会保障系统,福利住房,加上一些免费医疗,免费入学等等,这些拥有了包头的民心,是包头稳定的基石,可是这些无不是依靠着庞大的资金,德美和杨元钊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投资之中的收益,从矿石之中,直接提取的贵金属和一些特别金属的收益,包头各个企业的属于杨元钊的收益,至于政府的那些收益,只是用在公共投资上面,都不够,更别说支撑福利体系的巨大投入。
也就是说,从包头独立的成立了政府之后,大部分的福利待遇,都是以杨元钊直接支持为主的,可以说,一旦少了杨元钊的支持,包头的财政会立刻破产的。
杨元钊不可能无休无止的支持下去,虽然说,以他现在拥有的雄厚资本,再多上几倍西北的人口,也还可以,可是又饿东西,不是钱能够解决的。
东方鲁尔,现在的包头已经初具规模,一定程度得上,中国比德国大太多了,就面积上,现在包头控制的面积,已经比德国大了,甚至在人口上面的,也比德国多得多,人口可能是中国拥有的唯一优势了。
可是中国太大了,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多数的还不是集权的控制的,四万万的民众,要想把这些,都集成一股绳,这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不只是钱这么一方面的问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世的历史上证明了这一点,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名义上民国了,民主了,可是最终却走上了军阀混战的道路,这一定程度上,是外国人的阴谋,可从某种方面上将,何尝不是中国人一个人一条龙,一群人一群虫的性格分不开的。
包头还没有能力,把整个中国并入其中,无论是医保,还是最低生活保障,还是住房保障,包头发达的经济,一旦被4万万的民众落在一起,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达不成,与其这样,还不如慢慢的,稳扎稳打,对于包头而言,时间还有很多,慢慢的发展,把其他的中国地区,当做市场,慢慢的来培养好了。
杨元钊整理了一下语言,把自己的大致目的,给刘澍讲了一下之后,了解了杨元钊的目的,刘澍迟疑了许久许久,最终,叹息一声,不再说话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