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辨别真假,特别是知道,西北到底有没有说谎,是真的对革命党进行支持,还是真的如同他们所说的那样,只是因为曾经在冯营的经历,才让这些革命党拥有了跟西北比较相似的战法。
一通调查,真的调查出来了,在北洋军之中,还真的有冯玉祥这个人,他老武卫军出身,在曾经的营级别的军官之中,也算是一号人物,他的老上级,甚至还记得这么个人,对于他的离开,也是有些惋惜。
接下来,伴随着调查的深入,特别是一些跟冯玉祥相近的,还有顺藤摸瓜之下,得到了很多名字,然后跟北洋军所调查的情况进行了一番对比,他们这才在互道,西北军的一些出名的师长,军长,团长之类的,也有北洋的经历,他们都是在北洋军之中郁郁不得志,或者是因为种种原因,被西北招募过去的,现在无不成为了西北军之中的中坚力量。
至于革命党的三个师,他们的指挥官,各级高层军官,跟西北唯一的联系就是在东北的冯营,当时冯玉祥是独立营的营长,似乎跟革命党有了瓜葛,这三个师之中大部分的人员,都是当时培养出来的,当时的冯营已经崭露头角了,要知道,当年的北洋军,吃空饷的比比皆是,冯营不但没有吃空饷,反而人数达到了2000人左右,后续流失和扩张,累积会达到3000人,这些人,应该是西北军和革命党的根基。
其中大部分跟随着西北军的师长王金铭,去了西北,后来更多的,跟着冯玉祥一起去了,冯玉祥也因此成为了西北军的军事统率,而剩下的一部分,似乎是给革命党培养的,他们就到了南方,混入到了新军,特别是江苏新军之中,也成了革命党的根基所在,段祺瑞所遭遇到的革命党军队,正是在这些人的基础上,扩编出现的。
谁也没想到,作为南北两大敌人的军队,居然都是由一个人的影响出来的,西北的暂且不说,那是在强大的炮火和工事的防御之下,可是在江南的革命党,革命党没有什么军事人才,就凭借着三年前的训练,掌握的一些东西,成就了现在革命党三个师,把北洋一个教训。
袁世凯有些痛惜,失去了人才,西北军的战斗力看不出来,因为绝大多数都是打炮和机关枪打的,可是在这一次长沙城下,确实打得不错,冯玉祥能够在3年前,把他们培养出来,本身也是一个将才,如果换成现在还在,说不定会成为北洋的中流砥柱。
袁世凯非常清楚,类似冯玉祥这样的人,在北洋之中,注定没有出头之日,他是属于武卫军的,不是小站的袁世凯的老底子,亲疏有别,站队的原因,让袁世凯即便知道他有这么逆天的能力,也不可能提升他,北洋军一直都是保持六个镇,高层军官之中的争夺太过激烈了,自己人尚且分不过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