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钢铁时代> 第二百三十九章 资金促进(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三十九章 资金促进(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
  

  无数的机械,开始在包头到张家口,是包头到白云鄂博之间忙碌着,张家口的公路,在某种程度上面,又一次的落到了后面,虽然是同时修筑,无论是投入的机械,还是投入的人力,都跟包头到白云鄂博的无法相比。

  不能说这一条公路不重要,关键在于白云鄂博的公路更加的重要,3000万的投资,即便在包头的投资日益投资高涨的情况之下,也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投资,几个股东们拿出了1200万的资金,杨元钊拿出了1500万,其他人不够份额,也都由各家进行抵押,由杨元钊拿出来,3000万的资金,惊人的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彻底的到位了,如此快的速度,也多亏了这段时间,包头蓬勃的商业。

  现金为王,在1908年的时代也是同样,3000万的现金,没有一举投入到了包头,只是其中的1000万直接投入,可是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尉明直接的拿出了几十万的资金,扩充了砖瓦厂,在过去的快一年的时间之中,尉明的砖瓦厂,已经扩充了4倍多了,月生产的能力,从最开始的几十万块,提升到了现在的接近300万块,长时间积累的资金,这一次的机会,彻底的迸发出来,20多万的资金,一下子让月生产砖的数字,从300万,直接的蹦到了1200万的程度,极大的支援了包头工厂,还有新兴建的白云鄂博工业基地的使用。

  钢铁厂,只是20个大小不一的高炉,可是配套的设施,各种加工车间,冷轧热轧之类的,对于厂房的要求不高,却在近千亩的土地之上,兴建了这么多的厂房,耗费的砖头数字,几乎可以用千万,甚至是数千万来计算。

  不但是砖瓦厂,就算是水泥厂,也得到了刺激,本身,水泥厂,就是杨元钊在包头最先兴建的企业,最开始的水泥厂,只是着重于量,加大投入,建设更高的石灰窑和水泥窑,借助着并不困难的技术水平,生产出更多,更庞大数量的水泥,一直以来是水泥厂的建设方向,当水泥的产量达到了日生产能力1万桶,也就是3000吨的时候,年生产能力过了百万,这在中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在整个世界,也是一个数得上的巨大水泥厂。

  到这个时候,水泥厂的产量生产,开始停滞了下来,有人或许会认为,水泥厂自然而然的达到了某种极限或者是瓶颈,这在中国的大部分的工业上面,都是正常的。对于杨元钊而言,这并不正常,要知道,纯粹的堆产能,对于拥有一体机而言的杨元钊来说,对于拥有很多劳动力成本的包头而言,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要杨元钊想,当把大量的产能和设备向着水泥厂进行扩张,一定程度上面,过千万不太可能,过500万,应该是可以期望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