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终不似少年游> 第 2 章(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 2 章(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晋江文学
  京城——

  酒楼内,两个打扮另类的男人用蹩脚的口音吩咐店小二结账,一番周旋后,终于将银子付清,二人走后,隔桌几个江湖人打扮的大汉看着方才离去的二人,不住露出讥讽之色,其中一人道:

  “这些倭人,不管怎么装扮都是一副倭寇样。”

  另一个人附和道:“蛮夷之人就是蛮夷之人,早晚要把他们全部打回去。”

  陆小希低头嗦着碗里的面,听着隔壁桌传来的谈话声,也顺着他们的言语看向那两人离去的方向,一时间心升好奇。

  她又看了看隔壁桌那几个人,均是江湖客打扮,身着粗布衫,豪气的披在身上,每人都佩有防身的兵器,长相并不算凶神恶煞。

  于是她忍不住问道:“大叔,你们怎么看出那两个人是东瀛人的?”

  那人转头看了陆小希一眼,见声音来源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女,五官清秀,唇红齿白,一双透亮的眼睛充满神采。

  少女微笑着看着他们,实在不忍拒绝,于是他回道:“倭人大多用刀做为兵器,并且从不离身,就是吃饭也别在腰间,你看他们时常都保持着含胸弯腰的样子,那是随时准备作战的意思,小姑娘,看你这样子,刚在江湖上行走吧,小心些,这些倭寇可坏的很。”

  陆小希低头,不以为然的继续吃着嘴里的面,一边含糊不清的说:“我又没招惹他们,小心他们干嘛。”

  “嘿!你这小姑娘,好心奉劝你还不听,大叔跟你说,这些蛮夷人可都是些心狠手辣的家伙。”

  说着,他故意压低了声音“吏部司封司主事大人,官大吧?”

  陆小希点点头,虽然不知道是谁但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可这大官跟倭寇有什么关系?她一脸疑问,专心听那大汉讲了起来。

  “这主事大人前些天刚从苏州回京,回家路上被刺杀了,伤口就一处。”

  他指了指自己胸口的位置,继续道:“就在这,一刀就没命了,听说伤口都没怎么流血,想我大明境内大大小小的武林高手也不少,可这大官的伤口我看可不像是我们中原武林人士的做派。”

  “你是说主事大人是被东瀛人所杀?”

  大汉点头“听闻倭国修炼一刀流一脉的武者很多,所以我觉着啊,就是他们做的。”

  他身边的人打断了他“喝了点酒就乱说,人家官府都没查出来,你就给断案了?这是京城,说话小心些好。”

  大汉不服气了“不然你说说中原武林的高手哪个有这手法?真让我说对了他官府还得谢谢我呢。”

  说起来也不怪大叔们会这么讲,实在是国情如此,这事儿还要从邻国——大和国说起,由于他们常年战乱,和国被分为大大小小很多国家,那也算是个英雄辈起的时代,兜兜转转多年,一直到后来羽柴氏统一了和国,并被授予征夷大将军的称号。

  然而战争并没有结束,野心勃勃的羽柴氏将目光投向了邻国,并妄图一统中亚,五年前,他们突然向高丽国发难,经过长年征战的羽柴军势头正旺,高丽军被打的节节败退,走投无路的高丽君主向大明求援,神宗皇帝派军远征。

  说起来,这一仗到如今已打了五年,一个小小的东瀛,竟想踏进我大明的河山,战事又一直僵持不下,百姓们自然是打心底排斥着这些邻国蛮夷的,所以这里的人大多称他们为倭人。

  一个白胡子老头自打进了酒楼起就寻着这八卦之音有滋有味的听了起来,他是个说书先生,经常在这附近一带的酒楼茶馆说书,听到这些人在讨论最近的实事,他也来了兴致,于是他撑起台子,准备唇枪舌剑一番。

  “这位兄台所言非也。”

  大汉见说话的是说书先生便敷衍道:“我说,这武林的事儿你一个说书的还能有我懂?”

  说书先生倒也不急,和气的回道:“哎,老朽说的不是那刀伤的问题,客官刚才说官府要谢谢你,这句话有毛病,死者可是正五品的朝廷命官,凶手又是绝顶高手,这件案子恐怕官府查不来。”

  他走到了自己的说书台前,周围的人也都来了兴致,纷纷将其围住,老先生见自己的生意难得的好,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除了这主事大人一人之外,老朽还听闻最近京城也有几个相似的命案,只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不清楚而已,我看这案子啊,恐怕得落到北镇抚司头上。”

  说道北镇抚司,大家纷纷倒吸一口气,陆小希不明,插口道:“北镇抚司是什么?怎么大家都很怕的样子。”

  周围的人一副“这野丫头哪里来的真没见识”的表情,说书先生很有耐心,许是今天心情好,便和颜悦色的为陆小希说讲解。

  “小姑娘这是刚来京城吧?不了解也是正常的,这北镇抚司啊,是皇帝亲自设立的军政机构,这在里面办事的人呢,叫锦衣卫,身披飞鱼服,腰佩绣春刀,只听皇命,权利大的很,当大臣的都要退避三舍,何况老百姓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