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点点头:“天道循环,理应如此。”
“会有那一日吗?如果没有、如果等不来呢?”
班婕妤目光飘向窗外,似是想起了什么人。半晌,她收回目光,轻缓,但却坚定地说:“会的,一定会的。”
王政君思索了阵,继而微笑着点了点头。
她决定等待。
王政君静静地等待。
她看着日益长大羽翼丰满的刘欣不满傅太后的钳制,开始叛逆。
看着刘欣遇上董贤宠幸董贤,看着傅太后的无能为力。
看着傅太后在最终的无能为力中迎来自己的死期,寿终正寝。
终于,现在,刘欣也死了。
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死了,太皇太后王政君做了长乐宫的第一位访客,气定神闲地收走传国玉玺,然后召来前大司马王莽,开始了新一轮的权力更替、重新洗牌。
第一件事就是弹劾董贤。弹劾的理由是,“皇上生病卧床时,董贤没有亲自伺候皇帝吃药。”
真是天啦噜了,难道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吗?如果排一个奇葩弹劾理由榜,这一条不是状元也得是个探花。
喂药这种事情都需要大司马亲自做了,大司马还怎么心忧天下日理万机?要那么一大帮太监宫女是干什么的?再说,未必是董贤不肯侍候,估计他很愿意侍候,只是刘欣不肯。刘欣那么爱董贤,都快宠上天了,会舍得让董贤干这种端茶递水的佣仆勾当?
这条弹劾理由不知道是谁琢磨出来的。是董贤为人处世太过严密,滴水不漏得那些言官们找不到更好、更站得住脚的理由?还是董氏一族从上到下都修身齐家、找不出一个错漏?难道是编造理由的人太懒?
貌似这条弹劾理由和学霸王莽同学脱不了干系。可能是他思维有点僵化、一时转不过来吧。他们老王家的经典上位套路是侍疾——他给王凤侍疾,淳于长给王凤侍疾,还有一个他表叔还是表哥的王嘉给他另一位表叔王根侍疾,所以会不会因为此,他就想当然地认为全天下都该、都得、必须侍疾?
或者,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相反,是“横竖要定你罪找你麻烦所以随便抓个理由省得麻烦”。
总之,因为这一条小题大做莫名其妙的理由,董贤就开始被禁止进入皇宫司马门了。
董贤沉浸在失去刘欣的痛苦中,从长乐宫回来就病倒了,昏昏沉沉,浑浑噩噩,对外界的一切并无知觉。
他素来缺少城府心机,向来被刘欣捧在手心,于人情世故几乎毫无了解,更不懂得宦海沉浮,兀自在这边厢哭哭啼啼,却有人为他、为董家担心得吃不下饭、坐卧难安了。
这人想了又想,终于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于是,站起来,扬声道:“来人,备轿,我要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