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遣使者驰召王莽,然后下诏书:“诸发兵符节、百官奏事、中黄门、期门兵皆属莽。”即是说所有征调军队的印信符节、文武百官,即日起,全由王莽掌管。
当董贤失魂落魄地离开长乐宫,行走如游魂般漂浮回自己的府邸时,王莽也从宫里出来,回到府邸。
王莽摘下官帽,径直奔向书房。他想要好好静一静。
他走进书房,正向书案走去,身后传来悉悉索索的脚步声。他扭头,看到女儿王嬿。
王嬿怯生生站在门口,轻声说:“爹,大哥要出门去会友,我想和他一起去,可不可以?”
王莽略拧了眉头。长子王宇总是给他一种难堪大任之感,成日结交一些在他看来不着调不靠谱的人,他总担心有一日王宇会被别人撺掇着,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不可饶恕的事来。他本想拒绝说不许去的,但看到女儿娇怯畏缩的摸样,一阵心软,忍不住缓和了语气:“会什么人?”
王嬿声音更低:“据说是有道之士。”
王莽严肃的脸上勉强挤出一点笑意:“有道之士?真是才好。别又是些什么沽名钓誉之辈。”想一想又说:“爹考考你,何为有道之士?”
王嬿这时反倒放松下来。她唯独不怕父亲考校自己学问。想一想,她说:“老子《道德经》中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王莽点点头,再问:“此一‘士’,是谓何?可是武士、将士?”
爹真是的,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还拿这种诱导误导的方法来考自己。
王嬿微微一笑,正色答:“自然不是。这一个‘士’,指的不是武士、将士,也不是普通百姓、诸侯、君王。而是善于‘奉道、行道’的古之澹泊名利的‘隐士’和‘有道之士’。”
王莽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女儿果然很少令他失望。但是他继续问:“何为‘道’?”
王嬿搔搔头,这下有点难为了。书她是会背的,但至于具体何意……就不好说了。只得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突然灵机一动:“道可道,非常道,惚兮恍兮、寂兮寥兮、不可名状。”
她如此把《道德经》原文掐头去尾自行组织,看似什么都说了,却又好似什么都没说。总之一句“不可名状”,就算糊弄了。说完,她自己先吐下舌,暗道惭愧。
王莽笑了,这女儿真是鬼灵精。他不过是有意刁难,原不指望一个七岁女童能够回答这样艰深的问题,更别说明了其中含义了,谁知却被她掉一番书袋。落在一般学究耳里,听到这样字面上没有错漏的回答,怕是只得让她过关了。
“道含天道、地道、人道,是万物的由来,凡事,当依道而行……”
看到王嬿瞪着迷惘的眼睛,王莽打住了,摆摆手:“哎,算了,现在对你讲这些为时尚早,等你再年长些吧。至于……嗯,你大哥平素交往的人,没几个才学高明的,你自己要学会辨别才好。”
王嬿迷惘的眼神立时聚焦,脸上笑开了花:“那您是答应我去啦?”
王莽点点头。
王嬿始终站在书房门口,不肯近前。此刻,她走进书房,走到王莽面前,轻轻扯了扯王莽的衣袖,慢声细气地说:“爹,我就知道你最好了。虽则平时严肃……”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