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下官有礼> 第 3 章(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 3 章(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晋江文学
  那年春天,他告了一个月的假回去,也没有说原因,但我自是知道的。

  大哥皇嫂又旧事重提,说要给我指门亲事,我仔细想了想,便也答应了,大哥问起我心中那人,我便说他已成亲。大哥便也不再提起他,挑挑拣拣了一些对象,让我试着相处看看。

  我跟着那些男人或者听曲子,或者踏青,或者吟诗作赋……

  总找不到与他在一起时的那种感觉,仿佛就算周围再喧哗,我也能听到他的呼吸,我的心跳。

  我想,我终究是不愿意将就的。

  与其和一个不喜欢的人过年,不如自己一个人。

  我对大哥说:“不着急,慢慢来,缘分之事,不可强求。”

  他看着我,只有叹气。

  春末的时候,易道临回了帝都,却没有带他的师妹回来,一日下朝后我忍不住好奇问他,他道:“故土难离,她本是淳朴的人,不喜欢帝都的喧闹。”

  我讪讪笑道:“是嘛……”

  我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希望他那小师妹另结新欢抛弃他。可是想想也知道不可能,他一表人才,官居一品,哪个姑娘舍得不要他。

  他又问我道:“你何时成亲?”

  我笑道:“先前看的那人我发现合不来,另外再相处几个看看,可能年底吧。”

  如此这般,一年又一年的年底过去,我始终一个人过年。他再问起时,我便说,不希望有人因为我是裴铮的妹妹而娶我,他也不再多问了。

  而他,每年过年都会离开帝都七天,大概是回去陪他的妻子。

  聚少离多,也难为他了。

  便如先前那句话所说,我和易道临的感情算不上好,但大抵还算有缘。当不成夫妻,但好歹算是同僚和邻居。他对我态度稍好了一些,偶尔也能喝上一杯茶酒,谈论一下朝政时事。他见识非凡,我总能学到许多。

  我想,好歹也算有了一点进步,他不再拒我于千里之外,但也仅此而已了。对我而言,能常常看到他便已足够。

  我那两个小外甥渐渐大了,大哥给他们找太傅,自然而然地找上了易道临,然后便是我。论学识,我虽不及他,却也是女状元出身,而且两个孩子跟我亲近,他教训不听,我温言几句,劝他息怒,再劝孩子们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他唱黑脸我唱白脸,配合得天衣无缝。

  我回头朝他眨眨眼,一笑。他勾了勾唇角,别过脸去,眼底却闪过笑意。

  从宫里回家的时候,我笑着说:“我一直忘了问,你也该有孩子了吧?多大年纪了?”

  他摇了摇头,说:“没有。”

  我笑容僵住,说:“时候未到吧,多拜拜求子观音。”

  他沉默不语。

  唉……不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却也不是我能过问的事了。

  他只是没有子嗣而已,我却连夫婿都还没有。

  等有一天,我恍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年龄已经过了三字头。

  悦儿长大了,与我一般身量,俏生生地问我:“姑姑,为什么你不嫁人?”

  我说:“没有想嫁的人。”

  她奇怪地问:“姑姑不喜欢易先生吗?”

  我恍惚了片刻,才微笑答道:“我们只是同僚而已。”

  我只能这么骗她,骗满朝文武,甚至骗自己。

  她虽已及笄,知书达理,但感情之事,却无法简单地言传身教,只有遇上了才会明白了。

  我觉得自己的前半生,注定了孤单一人。

  后半生呐……我就习惯了这种孤单。

  著书立说,编修史册,每日上朝做事,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打发了。偶尔约上几个同僚饮酒作诗,依稀回到了太学府的时候,只不过那时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说起话来天南地北,或者说,不知天高地厚……

  崇光二十九年,大哥过世,皇嫂多日不朝,心死如灯灭。

  第二年,皇嫂就传位于太子刘熙,改年号元徵。元徵二年的一天,她忽地问我:“你是不是喜欢易道临?”

  我只当自己瞒得很好,却不想终究被她看破。

  我说:“好像很久以前喜欢过,不太记得了。”

  “他是个好人。”她说。

  他自然是个好人,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我想起崇光二十五年,梅花开第一枝的那个早晨,我与他隔着两臂的距离在雪地里缓缓行着,他忽然侧过脸来,看着我的眼睛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