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黄天之世> 第四百八十三章:窃国(万字大章)(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八十三章:窃国(万字大章)(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81中文网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四下观看,而是泰然自若的站在众人之间。

  一名身穿着甲胄的军卒匆匆跑入帐内,先是告了一声罪,随后沉声禀报道。

  “绣衣使者被我等拦在了外围,现在已经有人离去。”

  听到禀报,帐中那站在众将中央的文士,这才有了动作。

  那文士先是淡然一笑,随后往前走了数步,走到了首座台阶的前方,他的举动也成功的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那文士转过身,面对着帐中并州军众将,目光从左至右,最后停留在了张杨的身上。

  张扬看着那文士,面色未改,眉宇间仍有怀疑之色。

  “丁使君遇难消息传来不久,绣衣使者便赶来接收并州军,凶手是谁,应当不言而喻了吧?”

  那文士面色平和,之前的笑容早已是被其收住。

  “我家主公虽然与丁使君算是对手,但是也决计不会做出这种小人行径。”

  “朝堂之争,不过公事之争,丁使君提出的一些谏言,我家主公也没有相争,甚至还助丁使君谏言通过。”

  “我说话的真伪,张从事想必最为清楚。”

  那文士顿了一顿,向一旁的张杨看了一眼,众人也是一并向着张扬看去。

  张杨是丁原亲信,自然也知道更多。

  张杨看到众人目光投来,并没有直接答复,而是沉默的点了点头。

  在政事的方面,丁原对董卓实则还是赞许有佳,说其识大体。

  也没有因为成为了司空便随便举荐他人,新任冀州牧韩馥和董卓并没有什么牵连,但是董卓却举荐其冀州牧。

  而很多公事处理,董卓也都是较为客观,不过对于兵权倒是一直没有放松。

  众人见张扬点头,心中对董卓的怀疑也消除一些。

  “那绣衣使者想要来接管我并州军,李校尉难道不也是吗?使君遇难,是你家主公最为得利,现在情况不明,但也并非是你说什么,便是什么!”

  一名并州军的军将,冷笑了一声说道。

  “我的意见,便是应当彻查,查明元凶。”

  站在并州军一众军将身前的那文士不是别人,正是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

  李儒听到质问,却是神色不改分毫。

  他看着那反对军将,冷哼了一声。

  “彻查?如果帐中的人都同意彻查,你们就尽管去彻查,最好期许那绣衣使者允许你们进入城中。”

  李儒冷笑道。

  “我出城的时候,绣衣使者早就已经包围了丁使君的宅邸,只怕等到你们白日再去洛阳城的时候,绣衣使者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到时候,是非黑白还不是蹇硕一个命令的事情,根本不用猜测,到时候绣衣使者如果说查明了凶手,必然会是我家主公。”

  李儒再度上前一步,居高临下的俯瞰着那并州军的军将,嗤笑道。

  “到时候,让你们并州军和我们消耗,他蹇硕坐在宫廷之中观两虎相斗,岂不闻苏代所述,鹬蚌争夺,两者不肯让,后鹬蚌同死,而渔夫得其利!?”

  李儒冷声道。

  “丁使君遇难,蹇硕下一个将要除掉的人,就是我家主公,若是我家主公也被除去,天子年幼,他蹇硕一人便独揽大权!”

  李儒俯下身,面色陡然一厉,沉声质问道。

  “丁使君身死,明显是蹇硕得益最大,你却偏偏说是我家主公,你到底是何居心!”

  “莫非……”

  李儒语气陡然一厉,重新直起了身躯,向后退了一步,指着那坐着的武将,厉声道。

  “你是绣衣使者的暗探?!”

  中军大帐之中,气氛顿时一滞,变得压抑了起来。

  大部分军将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了那人的身上。

  绣衣使者横行京城,天下分布,其耳目、暗探众多,这并非是什么机密。

  此前何进谋诛宦官,与袁绍、曹操等人合谋。

  皇帝大行,何进奉诏进宫之时,三营西园禁军就在宫城之外,如果不出意外,那么必然是何进取胜。

  但是实际上却并非是如此,西园禁军三营同时发生了叛乱。

  这也使得何进功亏一篑,这都是绣衣使者安插的暗探引动。

  此刻听到李儒的质问,帐内的一众并州军军将也是在心中,对那名一开始出言的军将生出了一丝怀疑。

  李儒看到众人目光露出了些许的怀疑,趁热打铁道。

  “并州军一直以来驻扎于河内郡,河内郡和洛阳不过相隔一河,若是说军中没有绣衣使者的暗探,恐怕没有人会蠢到相信。”

  绣衣使者无孔不入,并州军中有其安插的暗探,这并非是不可能,而是极有可能,甚至可以说是必定会有。

  正如李儒所说,没有人会蠢到会相信绣衣使者不会在并州军安插暗探。

  而且这一切也这并非是没有前车之鉴。

  听到李儒的言语,众人目光之中的疑惑不由的又多了数分,就是张杨也有些许的动摇。

  李儒说的确实有道理。

  并州军起家之中,离不开朝廷的帮助。

  也正因此,绣衣使者想要安插探子进入并州军,并非是什么极为困难之事。

  甚至更容易安插暗探,那些暗探更容易便可占据高位。

  李儒的目光十分敏锐,他很明显的看到了那军将脸上稍纵即逝的慌张。

  “张从事。”

  李儒双手作揖,对张扬先行了一礼,而后言道。

  “我建议可以先查此人,此人必定和绣衣使者脱不了干系!”

  “李儒!”

  那军将怒不可遏,猛然站起了身上,猛地一下,拔出了腰间的环首刀。

  “哼!”

  李儒面色丝毫不改,彷佛那明晃晃的刀刃,是不存在一般,鄙夷的说道。

  “我久在边郡,虽是文官,并未上过几次战场,但你真以为我李儒无胆?!”

  那军将眼眸之中闪过一丝厉色。

  其实李儒猜测的并不假,他确实是绣衣使者中人,一早便被安插进入了并州军之中。

  此前他出言反驳,便是想要让众人不要相信李儒的言语。

  他是绣衣使者,知道更多的内幕,知道董卓的狼子野心。

  三公之位、司隶校尉、假节、河南尹、这些是董卓帮助蹇硕的条件。

  只从这些职位,便可以看出董卓的图谋不小。

  此时李儒和他的距离不过两三步的距离,他真的有心杀了李儒。

  他可以用愤怒来掩饰他的行为,而只要杀了李儒。

  那么董卓必然也容不下并州军,这等于是斩断了并州军的退路。

  并州军和董卓交恶,也再无退路,不可能和董卓合兵一处。

  一切的事态都将对他们更为有利。

  那军将眼眸之中杀意暴涨,毫不犹豫的向前踏出一步,手中的环首刀向着李儒急劈而去!

  “噗!”

  刀剑入肉声乍然响起。

  鲜血飞溅,映红了中军大帐的帐帘。

  帐外一众守卫的军卒见到大帐之中的异动,皆是涌入了大帐之中。

  大帐之中,一名身穿着戎装的军将跪在地上,捂着断臂,半跪在地上。

  此时已有两名将校站在了那军将的左右两侧,拔出了环首刀架住了他的脖颈。

  剧痛使得他脸上的青筋鼓起,但他却强忍着剧痛没有哀嚎一声,而是怒目圆睁,恶狠狠的盯视着站在他身前的不远的李儒。

  在李儒和他之间,站着一名罩着绛红色战袍的军将。

  那军将一脸的冷意,握持着冷森森的环首刀站立于中央。

  鲜血顺着他手中的环首刀缓缓流淌而下。

  那军将举起环首刀,用手肘逝去了环首刀上的鲜血。

  “丁使君遇难,但是我张扬还没有死,我并州军的规矩也还在。”

  张扬抬起头,环视着大帐之中的一众并州军将校,声音冷冽犹如从九泉之下传出一般。

  “这里还有谁不服,想要挑战我并州军的军律,不妨一并站出来!”

  张扬一手执刀,同时一双锐利鹰目扫视着帐中的一众将校。

  被张扬目光扫过的一众并州军将校,皆是心中一颤。

  “压下去,别让此人死了。”

  张扬眼眸之中的杀意微微消散,对着那军将身后的将校吩咐道。

  他心中已经认定此人就是绣衣使者。

  若是李儒死在帐中,那么他们和董卓真的就生出了难以化开的仇怨。

  得益的确实是蹇硕,真让蹇硕掌控了国家大权,张扬很清楚,他们这一众丁原的嫡系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李儒拱手道:“多谢张从事解围。”

  这一点小场面,自然是不可能吓到李儒。

  张扬看到面色如常的李儒,心中也不由暗赞了一声。

  有勇气的人,在军中向来尊崇勇者,张扬对李儒的观感也不由自主的稍缓了一些。

  李儒双目微眯,张扬此时已经是立下威信,想必不久之后便能掌握并州军。

  不过唯一好的一点,张扬只是武猛从事,地位比起丁原来说,还是低微了不少,不足以支持他长久下去。

  “原本应是史侯继位,现今天子却是董候,继位之日,大将军莫名被杀,诸位但凡只要知道一点内幕,都知道是那蹇硕的手段!”

  溅在李儒的身上的鲜血完全没有影响到李儒半分,李儒站在大帐的中央依旧侃侃而谈。

  李儒将一只手背负在后,沉声道。

  “蹇硕其人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野心甚大,废长而立幼恐也是其计谋。”

  “如今天子年幼,不过九岁,丁使君遇难,若是再让其除掉我家主公,大权将会被其独揽。”

  “届时,蹇硕内掌绣衣使者,外掌天下强兵,内外权柄将皆为其所控,其势必将远甚于十常侍!”

  李儒往前走了一步,声音也冷了下来。

  “天下权柄皆系于其身,总领皇威,掌控兵要,龙骧而虎步,无人可制,必为天下大祸!”

  “蹇硕掌握天下之权,虽为宦官,不能效仿王莽旧事篡汉而立,但是天子年幼,被困深宫,必然如同傀儡一般。”

  李儒越是言语,众人越是心惊。

  张扬的心情也是越发的沉重,李儒说的没有半分的错误。

  若是蹇硕掌控了现在并州军和董卓西凉军,那么有绣衣使者,确实是掌握了天下的权柄。

  “届时,顺其意则生,逆其心则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