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黄天之世> 第四百九十七章:牛辅(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九十七章:牛辅(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雅文小说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大战在即,河东郡的治所安邑,已是一片肃杀。

  黄巾大军已经在汾水北岸聚集,近三万的黄巾军绵延在汾水北岸一带。

  无数土黄色旌旗在北岸招展,枪戟如林,矛戈如雨。

  一座又一座的营垒相互比邻,互为依靠。

  安邑的气氛沉寂的可怕,安邑的街道之上除了巡逻的兵丁之外,再无半个行人。

  如今的安邑几乎是家家闭门,户户关院。

  黄巾军将要进攻的消息,已经是众人皆知。

  安邑城墙之上,火红色的旌旗虽然仍在飘扬。

  一曲又一曲的汉军也正向着安邑聚集,如今已是有一万多名汉军聚集在安邑的周围。

  但是却没有人让人感到一丝的心安。

  之前黄巾军并非是没有进攻过河东郡,但没有一次使得河东郡如此震恐。

  黄巾军的威势实在是让人心惊,自中平二年起,那支太行的黄巾军,似乎就没有多少的败绩。

  先是横扫太行,南破河内,不到年许便又破上党,后来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攻占了河东郡北部,甚至是占领了整个并州。

  到现在,黄巾军已经是占据这十二郡之地,辖下民众两百余万,连塞外的匈奴和乌桓都俯首称臣。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人。

  因为黄巾军的领袖,因为太平道的大贤良师——许安。

  许安的名声比其昔日的太平道前大贤良师张角传播的还要广泛,也更要有威慑之力。

  斩朱儁、败张懿、破卢植、北击匈奴,东袭两郡,定鼎并州。

  许安现在已经是名闻四海,战场之上,许安的名字几乎可以和皇甫嵩相比肩。

  现在的河东郡,就是因为听到这一次黄巾军南下,领军的正是许安,而感到震恐。

  汾水之战的时候,河东军和袁滂带领的汉军主力在汾水惨败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几乎大部分的人都不看好这一战,就算是听闻中郎将牛辅已经带领着西凉军快要抵达安邑了,也没有减缓一丝沉闷的气氛。

  河东郡的世家豪强,都在忙着转移家中的资财,还有将家眷和重要的族人送离河东郡。

  官道之上,牛辅看着在路旁停驻着给他们让路的车队,不由的眉头微皱。

  这些车队,都有不少的护卫家兵,而且马车看起来都较为华贵,绝对是富贵人家的车队。

  这一路上,牛辅不知道看到了多少相同的车队。

  这些人都是往南方的弘农郡而去。

  听玄庭卫的禀报,似乎往西方的左冯翊去的世家豪强车队更多。

  牛辅阴沉着脸,没有言语。

  河东郡一众世家豪强,似乎已经认定了此战必败一般,这让牛辅感到极为不舒服。

  不过,当安邑的一众汉军将校,见到衣甲鲜明,杀气腾腾的西凉军时,总算是心中稍安。

  牛辅看到众将的态度转变,这才心绪稍平。

  西凉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因为天色已晚的缘故,牛辅并没有进入安邑,打发了迎接的官员之后,便留在了军营之中。

  此战关系重大,牛辅不敢怠慢,他知道自己的缺陷,他确实好酒,见到美酒有时候便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但是若是因为喝酒,丢了河东郡,只怕是就算他有董卓女婿这一身份能逃过一死。

  但是不死也得褪去一层皮,只怕是以后难受重用,所以牛辅最终还是拒绝了宴会。

  西凉军中军大营,众将列座。

  牛辅坐于首座,李傕(jué)、郭汜、张济、董承、贾诩五人分坐于两侧。

  他们都是牛辅麾下的校尉,贾诩之前被任为平津都尉,本来应该是驻守在小平津关,但是河东之战实在关系重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