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建造盛唐> 第五十九章 遮掩锋芒(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十九章 遮掩锋芒(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
  

  李元瑷听懂了话中含义,作揖道:“臣弟明白,谢皇兄警示。”他顿了一顿,忽的又道:“那臣弟再改改,其实以前的日子,臣弟还是有些怀念的。”

  李世民怒目圆瞪,说了一个字:“滚!”

  “臣弟告退!”李元瑷嬉笑着,小跑着走了。

  李世民颇为无奈的摇头笑了笑,道:“这小子……”

  如李世民说的一样。

  过了大年,冬去春来。

  作为农耕民族,春耕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年四季在于春,并非虚言。

  为了鼓励天下百姓辛勤劳作,李世民这个皇帝都装模作样的亲力亲为,祭拜田地农神之后,亲自扶犁耕田,以表慎重。

  筒车也正式开始运作。

  水流充足且地处平原的河南河北,看着根本无需任何操作就将河水灌溉入田的器械,成千上万准备开渠引水入田的百姓,发现自己完全可以省下这项工作,直接能准备秧苗插秧了。

  而长江两岸,受河堤影响,无法轻易取水的百姓,发现只要几头牛的劳力,水竟然能够跃过十丈的河堤,将水引入田中。

  还有水资源稀缺的地方,亦发现他们的旱田竟然能够变成水田。实在恶劣的地方,也能得到相应的灌溉,不用为了取水灌溉而走几十里路。

  造成这一切的当然是筒车,而改良筒车,发明筒车的人,大唐皇帝的亲弟弟,商王李元瑷。

  一个筒车,让大唐数以万万计的人享受便利,百姓是最淳朴的,他们自然懂得感恩戴德。

  而世上万千读书人,后世跟风记者一般。

  开始无视李元瑷原来干的荒唐事,跟风似地对他歌功颂德。

  虽然他们心底是看不起这些奇淫巧技的,但是有一种东西叫做民心所向。

  读书人最懂得抓这种东西,各地各处都一样,逢人不赞颂李元瑷两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至于李元瑷,本就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更得李世民警告,完全不理会世间事物,一心的投入庄园建设。

  一年,两年……

  唐王朝理所当然的灭了高昌,顺带还将西方的霸主西突厥揍了一顿。

  不过因为侯君集的傲慢,也为大唐留下了隐患。

  筒车效应已经渐渐过去……

  西征的硝烟早已平息……

  李承乾、李泰的皇储之争,却因为李泰完成了《括地志》,受到了李世民过界的嘉奖,越演越烈,已经压制不住了。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