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捡到一只始皇帝> 第两百六十七章 李斯与三公九卿制(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两百六十七章 李斯与三公九卿制(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雅文小说ddxsku新笔趣阁81中文网南派三叔
  说起官职体系,赵括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一个人。

  李斯。

  他知道那位跟随荀子身边的年轻人在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不过,这位年轻人并不善谈,平日里总是献言寡语的,擅长倾听,赵括也曾跟这位年轻人聊过天,他发现李斯身上有很多跟韩非相似的东西,两人都对法制是非常看重的,并且都是不爱说话,汲取知识的速度非常的快,脑袋很灵活。

  可实际上,李斯跟韩非是完全不同的。韩非在倾听他人的言语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想,为什么。这让他拥有了不断探索的毅力,他企图用法制来解释社会的兴盛衰亡,他阐述法制的本质,确定定义。而李斯可能想到的是,怎么做。故而,他更多的看重法制的实际作用,更偏向于实践。

  赵括觉得,这个年轻人一定能帮上自己。

  当他去找李斯的时候,李斯正夹在荀子和公孙龙之间,无法脱身,在短短的时日里,荀子就为儒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过于公孙龙的辩论,制定了一套属于儒者的逻辑学定论,荀子是最看不起名家的,他一直都认为名家的学说没有半点的用处,不能拿来济世安民,可是真正与公孙龙辩论之后,荀子还是找到了名家的可取之处。

  他对名家的评价也与从前不同了,名家也不是没有半点的作用,是仅有一点点作用的无用学派。

  而公孙龙也改进了名家学说,名家学说在逻辑学,哲学等方面有杰出贡献,可是他的确是跟荀子所说的那样,没有具体的政治主张,名家的政治主张只有停止战争,无厚去尊这类,这只能说是一种提倡,算不上是治国的方针,公孙龙通过这段时日里自己与众人的辩论,在停止战争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民休息,遏制贵族、官吏的私产,轻徭薄赋等政治主张。

  这使得名家一跃而成为了可以被诸侯们所重用的学派。

  两人受益匪浅,李斯当然收获也是不少的,虽然他对两人的观点都不认同。当赵括到来的时候,荀子正在火热的跟公孙龙大战,甚至都没有看到前来的赵括,李斯急忙走上前,拜见赵括。赵括笑着,看向了荀子两人,两人正按着君王之德开始了辩论,荀子认为,君王的道德在于他的主张,他的所为。

  而公孙龙却认为君王的道德在于他的最后政绩,干得好了,让国家强大起来了就是明君,干不好再说什么他都是昏君。

  李斯站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我这次来,是来找你的。”,赵括忽然开口说道。

  李斯一愣,看了看赵括,这才问道:“不知道您有什么吩咐?”

  “看来,他们还得辩论好长一段时间,还是去我那里说吧。”

  当赵括带着李斯来到了自己院落的时候,门客们都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斯,方才询问道:“荀子呢?”,赵括笑着说道:“我是找李斯有事,荀子并没有跟我过来。”,众人更加惊讶了,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这些人认识李斯,完全是因为他是荀子的弟子,李斯从不曾参与辩论,平日里总是在倾听,众人也不知道他的才能。

  赵括跟李斯坐在院落内,这才从自己的身边拿出了一塌厚厚的竹简,放在了他的面前。

  “您看...这是我整理过的官吏制度,尚未成型...”,赵括并没有多说什么,很是直接的将竹简递给了李斯,李斯还是有些懵,他不知道赵括给自己看这些做什么,可他还是翻开竹简,认真的看了起来。赵括一共是整理出了两套的官吏体系,第一套唤作“三公九卿制”,这制度看起来很详细,可是李斯这一眼看去,就发现了其中很多的不足之处。

  李斯没有说话,他又继续看了下去。

  随后的是三省六部制,看起来官职的划分比第一套还要详细的多,李斯就这样认真的看着,一言不发,赵括也不打扰他,两人正在看着,韩非忽然带着赵政走了进来,正想要说些什么,看到赵括和李斯正埋头看着竹简,就没有说话,只是吩咐赵政去别处玩,自己则是也坐在了一旁。

  李斯看了很久,这才放下了竹简,他微笑着说道:“武成君是真正的贤才,这两套制度都是非常的完善,实在是让人敬佩。”,说着,他又起身朝着赵括大拜,说道:“这样详细的制度,是完全可以在秦国施行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