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情谊,非牢记于心。”
叶千秋摆手道“公子不必客气,有话直说。”
韩非点头道“姬无夜此人是韩国大患,有此人在,韩国必亡!”
“叶先生和卫庄兄皆是天下间少有的英雄豪杰,我想要除掉姬无夜,挽救韩国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想请二位助我一臂之力。”
这时,卫庄说道“你想让我帮你杀了姬无夜?”ii
韩非微微颔首,道“我既然执掌刑法,自然知晓杀人是犯法的,一定也不会允许其他人这么做。”
“这个忙,其实是帮卫庄兄自己。”
卫庄疑惑道“帮我自己?”
韩非笑道“我想让卫庄兄成为韩国大将军,将姬无夜取而代之。”
卫庄道“然后呢?”
韩非道“不管卫庄兄和叶先生愿不愿意,我们都已经置身在了这天下角逐的漩涡之中。”
“在这大争之世,没有人可以置身之外。”
“我相信二位都是有识之士。”
“不想看着苍生继续受苦。”
“我恳请二位助我一臂之力,与我共同建立一个全新的韩国。”ii
卫庄问道“与现在的韩国有什么不同?”
韩非道“首先,不会再有姬无夜这样的人,其次,不会再有安平君、龙泉君这样的人。”
“全新的韩国,最终将会一统天下,成为天下之主。”
“二位会亲手缔造一个新的国家,将七国融而为一。”
韩非说出这句话时,眼中充满了理想的光辉。
这时,叶千秋却是说道“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九公子,如果你只是让我帮忙灭了姬无夜,我倒是可以考虑。”
“但你所说的这个忙,太大了,请恕我无能为力。”
韩非转过身躯,看着叶千秋道“为什么?”ii
“难道先生是不相信自己的实力吗?”
“还是先生不相信我的能力?”
叶千秋笑道“我相信你的能力,我也不怀疑我的实力。”
“但当今之世,东方六国已经无力与秦国争锋。”
“这几年来,六国流民纷纷逃往秦国。”
“韩国地小国弱,人口稀少,是七国之中最弱的一国。”
“想要抵挡住秦国的锐士,太难了。”
“自吕不韦出任秦国相邦以来,虽然不曾对东方六国大动干戈,但却是一步又一步的蚕食着东方六国的土地。”
“你韩国就深受其害。”
“你公子韩非想要在韩国变法,所需时间最起码要十年之功。”ii
“而你觉得秦国会给韩国这样的时间吗?”
“我敢断言,十年之内,韩国必为秦国所灭!”
叶千秋的话说的斩钉截铁。
落在韩非耳中,无异于是迎面给他火热的心头浇了一盆凉水。
韩非沉默了许久,方才说道“叶先生是一点都不看好韩国吗?”
“叶先生如此看好秦国,难道不知秦国如今亦是乱象已显。”
“吕不韦大权独揽,秦国君臣不和,秦国自顾不暇,如何东出灭亡六国?”
叶千秋笑道“百余年来,六国合纵攻秦,没有灭掉秦国,反而让秦国愈发强大。”
“眼下,秦国虽然有内乱之迹象,但秦人不是赵人。”ii
“秦王亲政是大势,赢姓宗亲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吕不韦是权臣,若是要在大势面前螳臂当车,自然会被碾压的粉身碎骨。”
韩非道“一统天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秦国虽强,但也并非不可战胜。”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公子所言极是,一统天下,的确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但纵观七国,唯有眼下的秦国有一统天下之实力。”
“秦国久据关中蜀郡一带,国险民富,此谓得地利。”
“历代秦王求贤若渴、知人善任,君臣共同成就了秦国的盖世伟业。”
“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哪一个是秦国之人?”ii
“可为何独独在秦国大放异彩?”
“吕不韦成为秦国相邦以来,广邀六国才子前往秦国著《吕氏春秋》,秦国眼下精英荟萃,具备雄厚的人才优势,此谓得人和。”
“东方六国本来国富民殷,面对一个强秦,却见风使舵,唯利是图,放弃了原有的纵横捭阖、合纵连横的有利形势。”
“本来东方六国还是有点机会的,但现在为时已晚。”
“在天下一统之大势面前,绝非几人之力可以阻挡。”
“只待天时一到,东方六国定然是土崩瓦解。”
“而韩国作为秦国东出的第一屏障,自然是要被第一个灭掉的。”
“韩国兵器之利虽冠绝七国,然统一天下靠的并非是兵器之利。”ii
“公子,你救韩国之心,我是理解的。”
“但请恕我不能与公子一起为韩国出力。”
韩非听到叶千秋的话,再度沉默下来。
过了片刻,他朝着一旁的卫庄问道“那卫庄兄呢?”
“卫庄兄自幼生长在韩国,难道就不想做点什么吗?”
卫庄闻言,环抱着双臂说道“姬无夜权利滔天,在他的背后隐藏着一股遍布七国的强大势力。”
“我若和你一起合作,无异于是在和这股强大的势力作对。”
“我为什么要和你一起作死呢?”
韩非闻言,淡淡说道“有形的生命,的确非常脆弱,但无形的力量,就会坚不可破。”ii
“天地之法,执行不怠。”
“如果我们能走在一起,一同前进。”
“那我们便能拥有这股无形的力量。”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韩非,你这样画大饼,真的好吗?”
韩非顿时无奈的朝着叶千秋看来,摊手道“先生,你这样捣乱,真的好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