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诸天一道> 第23章 一字千金,天降流火(万更求订阅!)(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3章 一字千金,天降流火(万更求订阅!)(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新笔趣阁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最新网址:“哦?不知掌门下山所为何事?”

  赤松子和长生子皆是一脸疑惑。

  道家刚刚归于一统,虽然说山上的日常事务大部分无须掌门亲自过问,但是这些日子以来,掌门每隔几日便给道家众弟子讲道。

  众弟子已经习惯了掌门在山上的日子,现在掌门要下山去,赤松子和长生子还是有些不舍的。

  那边,道玄子和北冥子的脸上却是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叶千秋道:“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找你们二人前来的缘由。”

  赤松子和长生子齐声道:“请掌门指点。”

  叶千秋微微颔首,然后说道:“这百年来,天下战乱不休。”

  “既然天下一统之势已显,那我道家自然不能是袖手旁观,要顺势而为。”

  “秦奋六世之余烈,天命在秦,我欲先去一趟咸阳,亲自面见一趟秦王嬴政。”

  “天下欲久安,需要一位明主。”

  赤松子和长生子闻言,若有所思。

  长生子在一旁说道:“虽然秦国目前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也有一统天下之气象。”

  “但秦法严苛,终究不是久治之道。”

  叶千秋笑道:“正是因为秦法严苛,所以我道家方才有用武之地。”

  “我与秦王嬴政有过一面之缘,此子有天命在身。”

  “但是,眼下的秦王嬴政是龙潜于渊,所以,我打算相助其一二。”

  “来日,秦国一统天下,道家也可无虞。”

  赤松子闻言,则道:“既然掌门已经决定,那我们自然不会反对掌门的计划。”

  “只是,掌门此次下山,是否需要带上些其他弟子。”

  叶千秋道:“自然要带,嬴政目下手中可用之人甚少。”

  “此入咸阳,我欲带六名弟子一起下山。”

  “这六名弟子必须是心思剔透,办事得力之人。”

  “你们二人去挑选这样的六名弟子,明日一早,让他们来寻我,随我一起下山。”

  赤松子和长生子闻言,尽数奉命而去。

  待赤松子和长生子离去,道玄子在一旁说道:“太玄师兄此次下山,何时归来?”

  叶千秋道:“我到咸阳盘桓几日,待与秦王嬴政结下善缘,还会前往赵、燕、齐三地。”

  “还应该会去往稷下学宫拜访儒家荀子。”

  “待一切事了,我自会回山。”

  道玄子和北冥子闻言,微微颔首,不再多问。

  ……

  翌日一早,赤松子和长生子各带着三名弟子前来幽林小筑,和叶千秋道别。

  叶千秋也不再耽搁,带了这六名弟子便直接下了太乙山。

  这六名弟子,三名是赤松子的弟子,三名是长生子的弟子。

  长生子的三名弟子是逍遥、木虚、木冲。

  赤松子的三名弟子是碧清,碧卬、碧春。

  一行七人下了太乙山,便直奔七八十里地之外的咸阳城去。

  ……

  太阳刚刚爬上了远山,秋风荡起了轻尘,渭水两岸橘红的土雾弥天而起,苍苍茫茫笼罩了山水城池。

  咸阳城的四门箭楼巍巍拔起,拱卫着中央王城的殿宇楼阁,在红光紫雾中犹如是那传说之中天宫的街市一般。

  连绵屋脊上高耸的龟麟雀蛇,神兽仙禽,高高俯望着这碌碌尘世。

  大秦的子民在这漫天漂浮的红尘中奔走四方。

  一阵鸡鸣在城中不停响起,城内大道上已经是车马辚辚,行人匆匆。

  官吏们乘车走马,匆匆赶赴官署。

  日出而作的农夫百工们荷工出户,奔向了作坊,奔向了市中,奔向了城外郊野的农田。

  长街两侧的官署、会社、作坊、商铺、酒肆民宅,也都已早早打开了大门,各色人等无分主仆,都在洒扫庭除奔走铺排,操持着种种活计,开始了新的一天。

  长阳街的晨市已经开了,长阳街位于咸阳南门内。

  北口与王城隔着一片胡杨林遥遥相望,南北长约三里余,东西宽约十多丈,两厢店铺作坊相连,是秦国本邦商贾最为集中的大市。

  长阳街东面,隔着一片鳞次栉比的官邸坊区,便是天下闻名的尚商坊大市。

  两市毗邻,国府关市署将长阳街定名为国市,将山东商贾聚集的尚商坊定名为外市。

  咸阳的老秦人却从来不如此叫,只依着自家喜好,径自将长阳街叫做勤市,将尚商坊呼为懒市。

  个中缘由,都是市井庶人感同身受得来。

  若比货物,尚商坊外市百物俱备,长阳街国市则只能经营秦国法令允许的民生货物,诸如兵器盐铁珠宝丹砂座车战马等等,长阳街决然没有。

  若比店堂气魄,长阳街多为三五开间的小店铺面,纵有几家大店,也不过八九开间,至多两层木楼一片庭院而已。

  尚商坊则不然,六国大商社无不飞檐高挑楼阁重叠庭院数进,家家都比秦国大臣的官邸豪阔。

  便是尚商坊的散卖店铺,也动辄十数开间,铜门铜柜精石铺地,其华贵豪阔,其大店做派,都与长阳街不可同日而语。

  叶千秋和六名弟子在长阳街上走着,道家在咸阳城中也是有据点的。

  这据点就在长阳街的闹市之中。

  他们用了一日光景,便从太乙山赶至了咸阳。

  一进咸阳,便直奔着道家据点所在的长阳街而来。

  却是碰到了长阳街的早市。

  一路走来,叶千秋所看到的确实是一派祥和景象。

  他当初从云梦山出来,经过魏国、再入韩国,可从未见到过如同咸阳城这般民生安乐的情况。

  即便是韩国的都城新郑,只给人一种压抑无比的感觉,绝不会给人这样一种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的感觉。

  逍遥子拜入道家之前,是关中豪侠,咸阳城他是再熟悉不过了。

  这一路走来,便是逍遥子在带路。

  叶千秋对咸阳的情况很感兴趣。

  逍遥子也乐得给叶千秋介绍咸阳的情况。

  只听得众人一边走,逍遥子在一旁和叶千秋说道:“那些早起的老秦人趁着朦胧天光紧步上市,或交易几件物事,或猛挫上一顿鲜香之极的锅盔羊肉,完事之后立即便去忙自己的生计。”

  “官府吏员游学士子,也多相约在长阳街晨市说事,吃喝间铺排好当日要务,便匆匆离市去应卯任事。”

  “时日一久,便成了习惯,长阳街早市也就成了咸阳城的独特风景。”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安居乐业这四个字出现在了他的心头。

  值此乱世之际,也唯有秦国治下方才有这般浓重的烟火气了。

  这一路行来,依稀间听到秦人的对话,清晨相遇,许多人的第一个话题大多都是在说今天的天气如何。

  只见初晨的天空之中,已经有了一抹血色,着实怪异的很。

  就在这时,只听得那边有人高呼。

  “快去看了!”

  “南门悬赏!一字千金!”

  只见那边突然有一个童仆从街中飞奔而过,清亮急促的稚嫩喊声一路狂呼而起。

  无论是店中市人还是当街洒扫的仆役,一时纷纷惊讶。

  一个老者高声急问道:“那小子,你说甚?”

  “什么一字千金?”

  “你好歹把话给说明白啊!”

  有人高声大笑道:“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崽子,估计还没睡醒,这大早上的,瞎嚷嚷个什么。”

  “老伯你听了这小崽子的话,也在做梦吗?”

  “要是真有一字千金,我等立马丢了扫把,这就读书认字去!”

  只见长阳街上两旁的店中,无论食客还是店家,都是顿时一片哄然大笑。

  “南门悬赏!”

  “一字千金!快去看了!”

  那童仆依旧边跑边喊。

  叶千秋闻言,不禁心头一动,一字千金?

  莫不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完成了?

  当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随着那童仆稚嫩急促的喊声渐渐远去,左右的秦人们也渐渐把持不定了。

  先是几个好事者拔腿奔南门而去,接着便是店堂食客们丢下手里的碗筷也跟着去了。

  紧接着,洒扫庭院的人也拖着扫把,抱着铜盆抹布纷纷向南门去了。

  没过了多久,连正在赶赴官署的吏员与游学士子们,也纷纷驱车跟着前去。

  逍遥子等六名弟子朝着叶千秋看去。

  那目光之中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也是想去凑一凑热闹。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说罢,几人也顺着人潮而去。

  ……

  此时,南门东侧的车马场,已经是热闹起来。

  城墙下立起了一道两丈余高的木板墙,从城门延伸到车马场以东,足足两箭之地。

  木板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白布,从两丈多高的大板顶端直至离地三尺处,匹练垂空,十分壮观。

  最东边的一幅白布上,写着四个斗大的铜字——吕氏春秋!

  铜字下立着一方本色大木板,板上用红字写着一行字。

  逍遥子从旁念道:“吕氏春秋求天下人斧正,改一字者赏千金!”

  一幅幅大白布向西顺次排开,上面写满了工整清晰的拳头大字。

  茫茫白墙下,每隔三丈余摆有一张特大书案,案上整齐排列着大砚、大笔、大羊皮纸。

  每张大案前站定两名衣饰华贵的士子,不断高声的呼喊道:“我等乃文信侯门客,专一督察正误之功!”

  “大著求错,如商君徙木立信。”

  “无论何人,但能改得一字,立赏千金!”

  如此旷世奇观,潮水般朝着这边聚拢而来的人群顿时亢奋无比。

  还不到半个时辰,南门东城墙下已经是人如山海。

  护城河两岸的大树上,挂满了顽皮的少年。

  车马场停留的车马,被纷纷来凑热闹的人们全部挤了出去。

  识字的士子们纷纷站上了石礅,站上了土丘,高声念诵着白布墙上的文章。

  人群中时不时一片哄然惊叹,一片哗然议论。

  有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夫工匠,看起来却是十分轻松,遇见寻常难谋一面的老熟人,便哈哈大笑着一声,然后说道:“老哥可识字!快去改那吕氏春秋,改一个字就价值千金,足够你走遍天下了!”

  对面的老熟人也笑呵呵的回了一句。

  “该你老兄弟改!”

  “一个字,足够你这老鳏夫娶一百个老妻!”

  旁边的人听了,皆是哄然大笑。

  那些读过书识得字的人,无论学问高低根基深浅,各个红着脸盯着白布黑字的大墙,费力的端详着揣摩着。

  希望从中弄出一个两个自己能解得清楚的字,好来说上几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