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诸天一道> 第28章 欲擒故纵,山有扶苏(为星辰天玄加更!)(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8章 欲擒故纵,山有扶苏(为星辰天玄加更!)(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新笔趣阁起点文学ddxsku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听着那边的吵嚷,嬴政笑道“纲成君人虽然老迈,但是这嗓门可真是不小啊。”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纲成君倒是为秦国计。”

  嬴政却是看向还站在那里的李斯,朝着叶千秋问道“先生可知,这李斯和韩非是师兄弟?”ii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有所耳闻。”

  “这两人皆是荀子高徒。”

  “不过,这二人的似乎都是法家的执行者。”

  嬴政笑道“荀子外儒内法,教出两个法家的执行者来,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叶千秋微微颔首。

  嬴政却是在一旁问道“先生以为,文信侯此举如何?”

  叶千秋道“此事,我倒是赞同李斯的看法,眼下,的确不是合适修法的时机。”

  “眼下,文信学宫不宜大乱,自然当先修书,后修法。”

  “立法先立学嘛。”

  嬴政挑了挑眉,道“立法先立学,先生此言大赞。”ii

  “不过,先生也是觉得乱象越来越近了吗?”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确实是有这个感觉。”

  嬴政长呼一口气,道“寡人也希望这乱象来的更快一些呢。”

  这时,只听得那边吕不韦站了起来,平稳亲切的说道“诸位,今日之论,诸位为我谋,亦为国谋,老夫受益匪浅,深感欣慰。”

  “不过,眼下学宫事务,还是先修书,后修法,诸位以为如何?”

  一众学子闻言,不少人出声道。

  “立法先立学,文信侯英明!”

  “吕子万岁!”

  “稷下之风万岁!”

  王绾听到这什么吕子万岁,顿时变了脸色。ii

  嬴政却是脸上带着笑意,似乎好像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叶千秋一动不动,看着那二百余名学子,再看了看吕不韦,不禁摇头。

  吕不韦的声望终究是太高了。

  嬴政亲政,吕不韦必然要下台。

  不然,秦国外客,只知有吕子,不知有秦王。

  这可是大大的不妙。

  ……

  据在那边林子里还一片喧嚷的时候。

  嬴政三人已经绕过柳林,从后门进了那边的木楼。

  王绾做事周密,先请嬴政和叶千秋进书房里等候,自己站在门厅下等候。

  吕不韦远远看见王绾立在门厅,便对身边蔡泽与李斯等一班门客名士吩咐了几句,待蔡泽等走向相邻庭院。ii

  吕不韦才匆匆走来低声问“王上来了?”

  王绾也低声回了一句“在内书房。”

  吕不韦笑道“你也进去,门厅有人。”

  待王绾入内,吕不韦唤过一老仆吩咐几句,这才随后进了木楼。

  “见过仲父。”嬴政见吕不韦进来,迎面便是肃然一躬。

  “老臣参见秦王。”吕不韦也是大礼一躬,直起腰身便是一叹。

  “我王已成人了!自今日始,老臣请免仲父称谓,乞王允准,以使老臣心安。”

  “仲父何出此言?”

  嬴政又是深深一躬,“仲父为顾命大臣,受先王遗命,坦荡摄政,公心督课,何得于心不安?若是嬴政荒疏不肖,愿受仲父责罚!”ii

  吕不韦虚手一扶嬴政,喟然长叹道“老臣让君上蒙羞,愧对先王!”

  这时,吕不韦的眼圈泛红,眼中有了泪水。

  叶千秋见状,不禁笑道“文信侯还是重感情的。”

  “不过,文信侯着实不必如此。”

  “天下的事,总归是有一个自然而然的道理。”

  “既然已经发生了,自责亦是无济于事。”

  吕不韦朝着叶千秋微微拱手,道“太玄先生也到了,让先生见笑了。”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相邦哪里的话。”

  “相邦如此,亦是为王上着想,一片丹心可见天地。”

  吕不韦听了,只得不再抹眼泪。ii

  “请君上和太玄先生入座用茶。”

  吕不韦坐在了对面书案前。

  叶千秋和嬴政也分别坐下。

  这时,只见吕不韦掀开案头铜匣,拿出一卷朝着嬴政递了过去。

  嬴政展开竹简,只见上面盖着太后大印的诏书上有几行大字。

  “摄政太后诏长信侯嫪毐忠勤国事,增太原郡十三万户为其封地。”

  “另查,文信侯吕不韦荒疏国政,着长信侯嫪毐以假父之身接掌国事,丞相府一应公事,皆报长信侯裁处。”

  “几支竹片而已,老秦人就能听他的了?”

  嬴政见状,轻蔑一笑。

  “秦人亦是人,君上莫要大意。”ii

  吕不韦从旁说道。

  嬴政见状,将诏书朝着叶千秋递去。

  叶千秋看了一眼,看到这诏书上的内容,脸上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神色,而是开口道“相邦有心了。”

  “不过,一切应该尚且都在相邦的掌控之中才是。”

  吕不韦却是摇头道“太玄先生太高看我了。”

  “我吕不韦面对太后昭令,也亦是难以抗衡啊。”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嫪毐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

  “自从嫪毐借了太后的威风,便有一众得其厚赏的吏员内侍大肆替其奔走,打着太后的旗号为嫪毐笼络势力。”

  “听说,嫪毐在封地山阳修建起了一座占地千亩的“名士院”,而且大言不惭道,今日为我门客,他日为秦公卿!”ii

  “咸阳官署多有吏员去职投奔,虽说并无要员显臣,但是执掌各署实权的大吏却是不少,若连同山东六国投靠的士子一起算,嫪毐门客也已经有两千余人了。”

  “太后还下了一道特诏,凡秦国宫室、苑囿、府库,长信侯可以任意享用并可凭调拨财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