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805章 连荀彧都反对(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05章 连荀彧都反对(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81中文网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剩下那一小半没有被端掉的豪强,他们的土地所有权依然被保护,但因为人口减少,也找不到多少佃户来种他们的田了,穷人都宁可直属于朝廷屯田。

  不当兵的人要缴一半收成纳税,当兵的么就自己种田自己吃,不用上缴,但战时要打仗。

  曹操手下的行政官僚系统开始全速运转,疯狂清查人口、分配田地。

  曹操麾下的军队系统,也必须为行政系统保驾护航,在这个过程中干掉各种反抗的刺头。反正冬季农闲,百姓不忙,军队也闲着,正好做这种事情。

  邺城周边乃至整个魏郡的分田,在十一月底之前就结束了,随后要波及整个冀州。

  曹操打算将来再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州,主要是刚建立统治不久的青州和豫州,各种巧立名目找借口没收田地、分给穷人、扩大统治税源。

  至于兖州和徐州,倒是不需要怎么费手脚。因为兖州是曹操的老巢,屯田多年了根基比较好,也没有世家豪强敢在曹操脚下搞事情。(山阳郡李典家族算是兖州最大的豪强了,但是已经以另一种方式成了曹操的打手,也就无所谓了。)

  徐州则是早年被曹操反复屠,富户都不存在了,现在人口依然没恢复,人少田多,绝对够所有劳动力满负载耕种。

  为了深化分田,也为了更好的稳固统治,这个过程中曹操还做了一点小动作——

  把冀州这边的分田工作落实下去之后,他立刻借口邺城太过靠近跟刘备接壤的边境地带,同时太行山险要之前都被刘备抢了。

  加上邺城围城过程中损害过大过于残破,所以不适合再作为大汉的临时都城。

  曹操下令把皇帝迁到黄河南岸、但离冀州也不算远的鄄城。

  历史上,鄄城这地方也曾经在曹操挟天子至许昌后,被袁绍主动提议作为皇帝的临时落脚点,反对定都许昌。

  袁绍当时这么想,就是考虑到鄄城在黄河岸边不远,是兖州离河北比较近的一个点,便于袁家也分享对皇帝的控制。

  如今这个时空,曹操迁到鄄城,显然也是类似的地缘政治考虑。他希望临时新都在他的老巢兖州,同时又要兼顾控制刚刚被拿下的冀州,所以尽量靠近黄河、濒临黄河南岸建都。

  而且建都鄄城,也能在军事上获得最大的安全。

  因为刘备已经夺取了幽州,甚至还夺取了冀州的中山、常山二郡,燕山易水之险尽在刘备之手。

  刘备还有幽并凉各州草原养马地,现在论骑兵之利,已经形成了绝对优势。

  关东伪朝的都城再留在黄河以北,被铁骑一马平川横扫过来,那就一点战略纵深都没有了。放到河南才算稍微有点安全感。

  这些军事安全上的考虑都是很实在的,不能说曹操是为了一己私利,所以刘和朝廷剩下的大臣也都只能认了,公议同意迁走。

  只不过曹操日子过得也紧巴,不会再花钱给刘和大兴土木造行宫。

  就只是把曾经鄄城侯的府邸稍稍修饰,直接作为行宫了,反正到了这个节骨眼,“朝廷”也讲究不起。

  ……

  迁都鄄城的过程中,曹操也每日跟一群丞相府的曹掾集思广益,琢磨全面分田屯田的落地策略。

  殚精竭虑之下,还真被曹操想明白一些关窍。

  他首先意识到,自己毕竟不是代表农民揭竿而起,他代表的还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他的分田必须师出有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