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怕的是用水煮,尤其是锅里还没煮到足够氢氰酸分解的温度,而蝗虫的身体结构又已经煮烂、氢氰酸散布到了汤里,达到一定浓度。
而如果这时候往汤里加盐,氢氰酸和钠离子结合,把氢元素置换出去,形成氰化钠,那毒性就瞬间提升百倍。氰化钠有苦杏仁味,是明显的毒药。
更可怕的是如果汤里混入了烧秸秆形成的草木灰,或者煮锅的锅底灰,那玩意儿里面有钾盐的成分,硝酸钾。
钾离子与氰酸根反应生成氰化钾——这玩意儿就更不用解释了,比氰化钠还猛得多。看看从十九世纪末到二战,间谍为了防止被俘,毒牙里藏的都是这玩意儿,咬破之后几十秒内毙命。
所以吃飞蝗本身没问题,关键是用煮的必须小心,不但不能加盐加草木灰,连水质本身都有要求,不能有高浓度的钠离子钾离子盐,就算迫不得已煮熟了吃,也要把汤倒了,因为盐和氰酸根的反应都是在汤里进行的。
……
可怜李素空有一身学识,却连这么基本的道理,都无法通过化学常识来讲解,幸好他还有“实验数据”,就跟张义逐条驳斥,提醒张义注意那些上报上来的死法,基本上九成五以上死者都是吃了煮的蝗虫才死的。
还有顶风作案好奇心爆棚、因为干活流汗太多想喝口热汤,作死往汤里加盐。
张义逐条看过来,发现貌似这个规律还挺明显,只好从实验结果将信将疑。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因为缺乏科学素养,觉得李素这是倒果为因、信口开河、事后诸葛亮,看着死亡记录临时总结的。
李素面对这种指责,当然只能学习姚崇了。幸好他也是早有准备。
“诸位!子不语怪力乱神,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我李某有此格物致知之识,自然是一以贯之,岂有粉饰之理?你们不信我早就总结出此种规律,可敢跟我一试?
我今日还真就准备了一石长安城外刚刚扑获、扯了翅膀小腿的蝗虫。我们就在这京兆尹府内实验,我以无盐油炸。彻底炸透,亲自食之,若是有毒,我自当毙命。
你们若是不信这毒性的原理,也不用你们吃煮蝗虫,毕竟吃煮蝗虫毒死的人已经有几百个了,你们就喝一口加了盐的水煮蝗虫汤——你们不是不信这毒性因煮汤而起么?不是非要归咎于蝗虫本身么?抿一口加了盐的汤,我这灭蝗之法就作罢,可敢!来人,架锅!”
李素也不跟他们废话,直接让人在府衙大院门口架起一口油锅一口水锅,当众表演,以安人心。
张义略有退缩,但又不好下台,想了想,顶牛说道:“老夫一把年纪了,若真是盐汤致毒,就当老夫殉国以救百姓了,比就比!”
不一会儿,油锅热得快,李素这边已经炸好了,李素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当众吃了十几只扯了翅膀和头、小腿的蝗虫——他虽然不怕毒,但也要讲究口味的嘛,谁让他是个美食爱好者呢。
刘备看李素这么慷慨,也忍不住当众表演,从李素这儿吃了一点,刘备都带头了,其他要讨好刘备站队的官员当然也吃。
水锅热得慢,还没煮开之前,李素又让人加了盐,张义一咬牙,看水开始沸腾了,拿勺子吹吹,抿了一小口。
李素看他这人还算仗义,只是太迂腐无知,罪不至死,拉着他胳膊制止他喝完:“慢慢喝,先歇一会儿,要是觉得晕,就抬下去歇着吧,别急。喝急了救都救不回来。”
“老夫不怕!”
张义还要死撑面子,但李素不会给他机会,让人摁住他,不给他一次性多。
没几分钟后,张义果然渐渐晕了过去,李素也没有解药,只好让张义家人抬走,慢慢等这点毒性自己代谢掉。
“府尹还真是有把握啊,果然是知天命之人,天道有常,他都知道,连这些都懂。”
“大王也真是爱民仁君啊,还敢亲自吃油炸的蝗虫。唉,大汉看来有救啊。”
“蝗者,皇天之意也,往年那些灾异谶纬之学,都说是天意降罪人君失德,才有蝗灾。按说今年的蝗灾、地震、旱灾,来得也都算早,李傕作乱、天子逃跑之前,就已经发生了。
尤其是最后天意震破长安城墙那个地震,更是高皇帝在天之灵不满子孙弃社稷百官宫室而逃、惹得李傕狂性大发。这种灾异,归咎天子就行了。
汉中王居然亲自食蝗,反对灾异论,不趁机归罪旧的三公。可见大王这是真心有周公之德,不求诛锄异己,不屑于培植党羽。可笑那些旧臣还人人自危,以为其有异志,真是鼠目寸光。”
京兆尹府门口围观的小官小吏们,纷纷如此这般窃窃私语。普通百姓还没资格到这儿来,但哪怕没有庶民捧场,今天这场闹剧也已经有几百人远远围观了。
结结实实又刷了一波为国为民、大公无私的戏码。
——
五千字,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