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人打九万人,数量上还是有希望的,但分割在几个区域,难度就提升了。
但不管怎么说,也比长坂坡之战前情况好多了,要是没有赵云长坂坡歼敌两万,现在就是五万打十一万。
李素充分了解完情况后,智珠在握地一笑:“既然子龙你都看出我军人少分割、进攻殊为不易,咱就不进攻好了。江陵城里又不是没有粮食,还怕请不起客不成?让孙策再安心吃一两个月,吃到年底寒冬腊月。
到时候寒冬枯水,水位降到最低,夏水里连那些载三五百人的艨艟、斗舰都开不了,只能过走舸。孙策要是到时候才想到走,难道还舍得吧楼船斗舰艨艟都抛弃?他就是舍得抛,没有大船水战也打不过我军了。”
赵云心中一动,诚恳地拱手请教:“您是想……逼着孙策将来即使要退兵或者跟我军水战决战,也只能走长江江面大路,不能从夏水、汉水遁走?”
李素:“就是这个意思。”
赵云:“那我军最后还用攻打光复江陵城么?”
李素:“我希望不用,至少,不用在江陵攻城战中,面对孙策军的主力——我会逼得他的主力不得不撤除城来,回救江东,然后在长江之上将其歼灭。
如此,即使最后要强攻江陵,也只是攻城内留守的少数敌军,甚至有可能孙策撤走的时候,为了防止江陵守军成为孤军迟早被歼灭,就舍不得留嫡系部队守了。”
赵云:“那就是想围魏救赵了?伯雅,有句话我不得不提醒你,孙策周瑜能不顾汉阳要塞尚在周泰之手,就跳过坚城直插后方的江陵,那是因为他知道江陵有无数的存粮,而且有蔡瑁内应可以确保他夺城的时候守军不会烧粮。这样,他才敢不顾粮道深入的。
我军要是模仿‘困住孙策主力,然后分出偏师顺江而下、攻击江东腹地’,可就没有粮道保证了。江夏以东,所有地盘都是孙策的嫡系势力范围,要害坚城都有名将镇守,一时攻不破。
就算攻破了,他们也会坚壁清野烧粮仓,不让军粮落入我军手中。如此,纵然水路作战带随军粮食比陆路多,也迟早会粮尽。孙策根本不用担心老巢不保,也就不用撤退。”
李素听到这儿,才得意地笑了:“子龙,连你都这么以为,那我让孙策周瑜安心固守江陵拖延时间的把握,就更大了。放心吧,走一步看一步。反正逼孙策不得不走,那也是两个月后的事儿了,提前太久担心,反而容易泄密。”
李素不是不相信赵云,而是他脑子逼孙策回防的具体计策,本来就只是个模糊的预案,后续要根据发展随机应变,具体选上中下策里的某一策。现在时机还不成熟,选不了。
如果今天是刘备亲自来问计,那李素还得上中下都先说一遍。既然旁边的人官都没他大,就不费神解释了。
赵云也没多问:“那这段时间,我们就按兵不动不成?”
李素:“那也不必,试探性地进攻还是要的,不过,你这边应该比较清闲——长坂坡此战,三千人歼敌两万,孙策对于陆战定然已经破胆。
现在他跟周瑜会合,肯定是打着‘坚决避战陆战,只打水战’的主意。我们就找点儿次要目标,比如,假装为了提前断他们在汉津口的航道,派出少量水师从汉水攻打汉津口。
只许败不许胜,至少不能真夺下汉津。如此一来摸清周瑜水战的战术实力底细,二来也好进一步坚定孙策周瑜‘东吴水战无敌’的信心。毕竟要相持两个月呢,我们需要不断提醒、坚定他们这个信念。”
赵云听到“只许败不许胜”这几个字的时候,下意识就条件反射般地抽抽了一下。还好他反应快,意识到这次是水战要诈败不是陆战,不关他事。
赵云便悲悯地追问一句:“这次轮到谁诈败?”
李素掰着手算了一下:“幼平在汉阳,兴霸在巴丘,那就子义吧。子义这次刚从陛下那调来,之前还在北方打仗。”
……
赵云跟李素聊了后续一段时间的战略部署后,当晚一夜无话。
不过第二天,赵云发现自己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他以为这次的诈败任务归了太史慈,他就可以闲着没事儿了,可李素哪会让他这么轻松。
于是乎,十月二十七这天,李素还是带着两万大军,从当阳南下,带上了在当阳的全部主要将领,直奔江陵。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