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华大厦18楼。总经理室旁边的小会议室里正在举行部门经理会议。赵海帆照例坐在角落里旁听。
财务部经理卢荣华和副经理沈敬一起坐在小会议室。卢荣华比陆思菡大两岁,卢家与赵家也是两代世交,卢荣华从大学毕业就在嘉华集团工作。虽然嘉华集团名下有几家公司,但经营管理并不独立,财务部实际上管理着所有公司的财务事宜,卢荣华手下的几名人员名义上是各个公司的财务主管,他们两头跑,一半时间在工厂,一半时间在嘉华总部。卢荣华总揽全局。沈敬原本是初级财务人员,但他喜欢做研究,对化工行业的前景、全国的经济形势甚至全球的经济形势都有研究。他和研发部经理夏勤两个人都具有前瞻意识,两人的研究报告往往会决定嘉华未来的业务发展目标。
关于明年的年度业务计划,陆思菡听了部门经理的意见后,又特地找来财务部的正副经理,讨论预算。桌子上摊着嘉华旗下所有公司的财务报表。陆思菡一边看着报表,一边听卢荣华解释。
“化工这一块业务,现金水位足够,支撑明年的投资绝没有问题。”所有公司的报表检阅完毕,卢荣华总结说。“夏勤的两项新产品研发计划,预计时间需要五年,这一块预算我们也做出来了。除了研发和再生产投入,我们的资金还是十分充裕的。”
陆思菡又仔细看了看报表中的数字,点了点头,表示满意。嘉华化工业务的利润率十分高。这些年他们一直没有上市,所有的生产和研发都靠自有资金解决。
“投资这边……”卢荣华沉吟着。“要不,由沈经理来说吧。”
赵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嘉华的投资只是少量的、附带的。后来,陆思菡接手了嘉华的管理。股东林氏也是大股东,林家第二代林和对化工业务不感兴趣,倒是对投资十分上心。后来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陆思菡管化工,林和管投资。化工的几家公司平时都是大部门管理,一个生产部管了所有公司的生产业务,研发部也统管了所有公司的研发业务,市场、销售等等都是一个大部门。但嘉华投资是完全独立的。只不过,嘉华投资的报表都会向总部汇报。
沈敬点了点头,说:“投资公司今年还是盈利的,只是连续三年利润率都在下降。”
陆思菡看着报告,微微点头。
“投资公司持有的资产,有点过重,不过好在是优质资产。林总计划明年还要在菲律宾的几个岛上购买四家酒店、四家餐馆。资金预算有点紧,不过银行肯给贷款,问题倒是不大。投资公司在东京、京都、清迈、曼谷还有本国国内共持有十几家酒店的股份,目前看起来,都是优质资产,酒店位置都是黄金地段,酒店的营业额一直比较高。只是,最近三年,由于成本上涨、经济波动等等,利润有所下降。总的来说,只要经济继续上行,投资公司这些资产就是安全的。”
沈敬说完,朝各人点点头。
陆思菡又看着报表上的数字,轻声说:“只怕他们的资金有点吃紧啊……”
卢荣华也点点头。“有一点,他们现在主要靠贷款,不像化工这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