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小鱼和她的新朋友一起游向大海。他们一起游,比赛谁游得更快。其他新朋友都像箭一般地离开,只有另一条鱼陪在小鱼身边。
“我们总会游到大海的。”小鱼的新朋友说。
小鱼想像着,大海像一块蓝色的玻璃,温暖明亮。
“小鸟在天空中会看到大海吧?”小鱼想。
这样想着,小鱼便看向天空。
晓舟想着这个故事,突然有点伤感。
“怎么了?”赵海帆见她沉默了许多,便问。
“没什么,在想上午画的故事。”晓舟挠挠头,不好意思说自己因为小鱼和小鸟不能再见而伤感。
“什么内容?”赵海帆像是很感兴趣。
晓舟便讲了一遍。
“挺有趣的故事。”赵海帆说。
“可是,小鱼和小鸟再也没有见面。”她低声说。“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故事,不知会不会觉得伤感。”
赵海帆微笑,原来是这样。
“他们各自看到了海阔天空,有了新的朋友,生命变得丰富了。这就是成长吧。”
“这样解释挺有道理。”晓舟想了想,点点头。
两人聊着,又说到赵海帆的工作。
“你可以给大学生上课,满厉害的嘛。”晓舟歪着头看着他。
“现在的学生基础太差,给他们讲课很费力。”赵海帆摇摇头。“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混进大学的。”
这话说得老气横秋。晓舟不由地笑起来。赵海帆也笑。
远处,贝湖闪着粼粼波光。一对情侣牵着手走过。
微风吹来,树上雪白的花朵飘落,像下了一阵花雨。晓舟一边拂着身上的花瓣,一边站起来。赵海帆伸手替她从头上拿下几片花瓣。
两人从公园出来,慢慢地走到晓舟办公室楼下。
“那,再见了。”晓舟看着他。
“好,再见。”
晓舟走进办公楼大门,回头看了一眼。阳光下,赵海帆两手插在口袋里,站在路边目送她的背影。她突然有点异样的感觉,快步走向电梯。
后来,赵海帆在贝湖城大学上完了课,就会走到晓舟办公室附近,和她一起吃一顿午饭。两人经常在那家汉堡店买一份食物,在小公园坐着吃饭。晓舟给他讲工作中的趣事,客户的要求古怪刁钻,上司又一味迎合客户,她就比较辛苦。
“画这两个朋友,我真是绞尽脑汁了。”晓舟苦着脸,小小的鼻子皱着。阳光下,她的愁眉苦脸看起来十分怪趣。
赵海帆看着她,心中有点怜惜。
也许是他的目光太过温柔。晓舟扭开了脸,看着远处。
“该回办公室了。”晓舟站起来。
他默默地站起来,陪她一起走回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晓舟坐在桌前,心中怔忡不宁。赵海帆总是站在路边,看着她的背影。那目光仿佛在她背上烙下了一个烙印。
他总是很耐心地听她说话,仿佛不管她说什么都很有趣。他也会给她讲学生的事,讲实验室里的事。中学那点化学常识她早已忘光,时常听得一头雾水。他发现时,就会再解释一遍。
陈志对自己却早已没有这份耐心。最近,陈志工作很忙。周末,晓舟去他的公寓,他都在埋头工作。两人一起去咖啡馆坐着,晓舟看书,他则埋头写稿。有一次等得时间太长,晓舟终于忍不住说“我饿了”,陈志抬起头来,像是才想起来她坐在对面。
陈志不大愿意跟她说工作上的事,或许是工作规则,或许他调查的人和事不便对外人说。可是,有时陈志跟同事打电话时,却会热火朝天地聊很多。有一次,晓舟路过陈志办公室,顺便等他下班。陈志和一个女同事一起走出来。那个女孩叫Amanda,晓舟知道,也是报社调查部的记者。那天,晓舟看到两人站在报社大楼的台阶上,说了很久。晓舟从不知道,陈志那样健谈。看到她走近,陈志才收住了话头。他和Amanda对视了一眼,说:“那明天再说吧。”两人之间有种特别的默契,晓舟感觉到了。第一次,她觉得,在他们之间,她像个外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