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小心翼翼的将鳞币放下,摇着敖雄的手臂说:“爹爹,再给女儿讲些鳞币的故事吧?女儿想听!好爹爹,好爹爹!”
敖雄也放下手中的鳞币,抬头向上看了看,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片刻之后他才接着说道:“很久很久以前,我龙族的流通货币并非鳞币,而是银珠,就是银子熔制的小珠子。一颗银珠重三铢,八颗就是一两,而这一颗银珠可换两石粮。银珠便于携带,也易于计算,原本很受百姓喜爱,谁料被奸诈之徒盯上了,导致我龙族最后不得不废止了银珠。”
小六认真地聆听着,听到这里她问道:“爹爹,后来发生了什么?”
“市面上流通的银珠,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轻。若再用一颗银珠换两石粮,那农户可就亏大了。没办法,大家出门都自带一杆称,不管是付钱的还是收钱的,都得用自己的称称量过了才放心。这样一来,用银珠交易,反而多了许多麻烦。”
“银珠为什么会越来越小呢?是因为不耐磨吗?”
“不是,银珠耐磨的很。是因为那些奸诈的商贾,他们手里掌握的银珠一多,就动起了歪心思。他们派人将银珠固定住,拿小锉前后左右的来回锉,将锉下的银屑收集起来,熔化了炼成新银珠。每颗银珠都拿来锉上薄薄一层,一千颗的碎屑就能熔炼出三颗新珠。更令人气愤的是,这黑心的商贾不止一个,你也锉,我也锉,最后流通在市面上的银珠就变得越来越小了。一颗银珠的重量远低于三铢,按数量结算就变得毫无意义,老百姓只能拿称称。”
“爹爹,那后来呢?”
“后来我龙族就废止了银珠,以铜币取而代之。铜不如银贵重,像锉银珠那样锉铜粉可没多少利可图。而且铜比铁耐腐,用得时间也长。”
“可是爹爹,铜币既然把问题解决了,为什么现在大家用得却不是铜币,而是鳞币呢?”
敖雄长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唉,千算万算,算不出这铜币后来也出了幺蛾子啊。当时有人上书,说银珠的币值过大,不便于百姓找零。再加上这铜本来就比银低廉,铸币局给铜币确定币值时综合考量,最后定下来,百枚铜币方可换取一石粮。这下百姓高兴了,因为粮食不用按石买卖了,按斤买卖也能找得开钱。”
“那这是好事啊?”
“好是好,可是好景不长。铸币局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想要将百姓手里的银珠都换成新币,就得提供大量的铜币。为了稳定市井秩序,尽快完成更替,铸币局是火力全开,短期内铸造了大量铜币。谁知铜锭价格疯涨,涨到最后竟比铜币还贵。那些奸商恶贾,不惜低价卖出手中的货物,囤积大量铜币,又将铜币熔化做成铜锭,转手卖给了铸币司。”
“那铸币司岂不是造多就亏多?”
“是啊,就是这么个道理。当时国库紧张,市井乱做一团,搞得你爹爹我,是焦头烂额,束手无措啊!幸亏还有你外公,大司领王炽,他老人家快刀斩乱麻,迅速废止了铜币,带领铸币局又推出了乌铁材质的鳞币。乌铁矿山资源都由皇家掌控,所以乌铁的价格不会像铜矿波动剧烈。而这乌铁锻造的鳞币,就一直用到了今天。”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