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嘉心仪禅宗,熟悉佛教经典,曾手书《般若心经》一卷,赐宫人乔氏。他不仅自称“钟峰隐者”还自号“莲峰居士”,他本人天性仁厚澹泊,好生戒杀,天生就是菩萨心肠,其于佛教,自是音声相应。
吴越国都城临安往东五百里,海上有位岛叫宝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唐咸通四年倭奴国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
“郑王殿下,可知宝陀山。”凌瑶公主郭书璇问。
“我信仰佛教,自知宝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李从嘉回答。
“宝陀山就在临安东面的海上。”凌瑶公主说。
“那我理当去朝拜。”李从嘉坚定的说。
“母后最近身体欠佳,我准备去拜一下,咱们可一同前往。”凌瑶公主说。
“我们怎么过去。”李从嘉说。
“可以坐船从钱塘江过去,但是现在是八月了,钱塘潮水时常会汹涌澎湃,可能会很危险。”凌瑶公主说。
“我们坐马车到明州再坐船过去。”凌瑶公主说。
“那我们都化妆成百姓,别带那么多随从。”李从嘉说。
“那就听你的,我就带琳儿。”凌瑶公主说。
“我把李凯和百里尚带着。”李从嘉说。
“行,明日一早,东城门见。”凌瑶公主说。
李从嘉把去宝陀山拜观音之事告诉了百里尚和李凯,毕竟遇刺之事才不久,现在就又出去,难免两人都为李从嘉的安全担心。
“公子就非得去那吗?”李凯问。
“必须要去,那里一直是我向往的佛教圣地。”李从嘉坚定的回答。
“李凯别劝了,多注意身边的人,保护好公子。”百里尚知道劝不动,只能保好万全的打算。
“我们是去拜菩萨,希望大家都保持虔诚之心。”李从嘉说。
“知道了,公子。”李凯回答。
“公子,你打算在临安待多久,这都一个月有余了,什么时候回金陵?”百里尚问。
“坊丁案都结了,大理寺又来新任务了?如果有新任务,你就先回去吧。”李从嘉说。
“公子,我不是这个意思,现在在吴越国处处都有危险,我是担心你的安危。”百里尚解释道。
“不要过度担心,我们要多了解吴越国的风土人情,更了解他们也能助于两国交好。”李从嘉说。
百里尚心想:“你不就是看上人家凌瑶公主了吗?乐不思蜀!”
“你小子在想什么?!”李从嘉似乎看出来他的想法。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百里尚惊讶的说。
“看你一脸坏笑,还能想什么!”李从嘉说。
次日一早,李从嘉一行驾着马车就来了城东门,这辆马车是三骑的,也就是三匹马拉的。
“来了,来了!”李凯向李从嘉禀报。
“公主你和我同乘一辆马车吧。”李从嘉掀开帘子说。
“那也坐不下这么多人。”凌瑶公主说。
“公主,我骑马。”百里尚说。
“我可以和李凯一起驾马车。”琳儿俏皮的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