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说自己这是被吓着了,是呓语,是假的,忙起来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了。他也宽慰自己,这是假的。
或许真的是自己多想了。扶苏叹了口气,对着面前的老人说:“我记得还有其他的作物,领我四处转转吧。”
“喏,公子……”
四处转了转,剩下的作物也算是看了个大概。身居宫内不出的扶苏,自然难以见到这些个奇怪的作物,比如那一株在土中结果硕硕的“马铃薯”、“红薯”、还有传闻中一年多收的水稻……
那一瞬间,他甚至看见了那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看到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饥民……
或许,如果可以的话,这些作物种子早日推行下去。我大秦土地之上,再无饥民流寇。
“就像是总院办大人说的那样,我大秦子民,就都能吃饱饭咯。”
从心底浮现出,那位老研究员的身影,还有当时说出那话时,自豪的表情。
十月微凉的晚风吹过他的白色长袍,据说这座大秦科学院的工作人员都喜欢这么一身舒适的“奇装异服”。不过不得不说,这衣服穿身上的感觉,的确很讨人喜欢。
望向远处的田地,作为这座科学院里最大面积的学院,农科院大可不是大在建筑面积上,而是这做三层小楼后,一望无际的所谓“试验田”。
金黄的穗穗随着微风摇摆着他的身形,有一阵阵诱人的香甜气息直扑扶苏脸庞。这些都是即将培育好的种子,加上这一季,这种叫玉米的种子,就能合着土豆红薯的培育种子,一起下发给咸阳周围、那些实行“屯田”的农工们,在那里会有人详细教给他们种植这种新作物的方法。令他们种植三年,农科院就可以收回更多的粮食,或者是种子。
之后,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徭役轮换返乡、上岗,之前收上来的部分粮食也可以作为种子,去发给更多的人;而已经种植过这种高产作物的农民,会携带着这些“奇异”的种子,与这些离乡者一同返回他的故乡,并在那里生根发芽……
这就是他口中的“一石二鸟”了吧。既完成了工程建设,又能将这些高产作物“推广”到大秦的每一块土地。
不仅……不仅如此,他还培养了一大批能跟上、服从自己思路与设计的“研究人员”,而粮食问题的解决,是会在父皇那里增分不少……
扶苏想着想着,冷汗就止不住的流出来。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恐惧,那就来自身边、兄弟的恐惧。
悄无声息间,自己的这位弟弟,已经将所有人纳入自己规划好的计划中,每个人都按照他的想法自觉或不自觉的朝向他意愿所向走去。
可无论如何做,他都是获益最大的一方!连带着大秦王朝,都将在他的所作所为中,获得不可想象的飞跃……
这套阳谋……是自己太过忽略自己的弟弟了吗,还是说……
扶苏想着摇了摇头,将玻璃窗关闭。
这真是,步步杀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