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乡仪特产不过是些鸡鸭鱼肉之类的生鲜,这对文武官员来说算不得什么甚至有些寒酸,但对普通的农人来说已经算是相当贵重的礼物。
但赵祯却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看来他们也都知道疲惫一天的队伍中最缺的是什么东西。
队伍不是光由官员组成的,还有御前班直的禁军,骑马的还好些,走在路上的打着旌旗仪仗的便要幸苦许多,这些乡仪特产正好给他们补充体力。
宋人的一日三餐与后世不同,在晚上往往要补上一顿夜宵才算是结束一天的饮食,跟随在队伍中的炊事班是太子三卫中唯一保留下来没有被打散的建制,赵祯觉得炊事班长的手艺很好,又适合做大锅饭,便让整个炊事班直接加入御前诸班直中,成为一个全新的建制。
五千禁军在原地安营扎帐,树林中的木材就充分的发挥作用,或是成为栅栏营门,或是成为帐篷的木桩,数口大锅被架在营地的中央,还有不少的柴火被点燃,既能取暖又能烧烤。
朝中的相公只有一个王曾陪同,赵祯刻意的让其他人留在东京城,美曰其名的说:政事离不开相公们的处理。还特意交代陈琳,把处理好的公文送到御书房就行,如果有加急文书直接由急脚递送到自己的行辕便可。
其实这是想避开文臣的束缚,但两府的相公们商议过后还是把王曾这位参知政事推出来,先帝下葬入陵,没有一个相公在场成何体统?寇准和丁谓的联名上书让赵祯不得不带上王曾。
文官自然的围拢在一块,武将也是同样的,这是文武对立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还有就是宗室的小团体,自从赵祯平了荣王赵元俨的叛乱,把荣王府上上下下全部抄家贬为庶民之后,这些宗室便小心谨慎起来,谁也不敢和赵祯随便说话了。
都是些同族亲戚,往日里也少不了走动一番,其中的老人更是赵祯的叔伯长辈,但赵元俨在宗正司关押犯罪宗室的小房间中撞墙而死,死前还在墙壁上留下放过他儿子之类的话,让宗室们开始用恐惧的眼神看待赵祯这位大宋官家。
炊事班的大锅都是专门找将作监的铁匠打造的,铁锅的好处是加热快又节省时间,这完全符合军队的需要,况且蔡记的炒菜的秘密就在铁锅之中,文臣武将都紧紧的盯着营地中的几口大锅,肥肉扔进锅中没一会就变成猪油,在铁锅的加热下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赵祯走到宗室的人群中的一位老人,他是代替赵元俨坐上宗正之位的赵元佐,说到底他还是老爹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赵祯应该叫他一身伯伯或是大爷才是,出于晚辈之礼赵祯恭恭敬敬的对着赵元佐躬身行礼道:“伯伯康安,小侄有礼了!”
“官家多礼,你已经是大宋的皇帝,即使宗族之间无论长幼都应按君臣之礼处之。”赵元佐赶紧还礼道。
这位大爷还真是如史书上描述的那样,老好人一个。
当年为了四叔赵廷美亲自上书求情,甚至还和太宗当面申诉辩解,赵廷美被太宗囚禁导致赵元佐思劳成疾发疯,如果说在这些宗室中赵祯最尊重的人就算这位楚王赵元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