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了。算一算,林南儿在郭显的大帮中也待了八个月了。她本以养伤之名在船上伴着他,并教郭芸看书练字,偶尔也去天后宫料理焚香之事。但上次在藏书船上与郭显的谈论,早已将自己的地位抬了几层。
见她能自由出入藏书船内,众人不再将她视为海妓,反而是一位颇受尊敬的女子。之前,她说自己在家排行老二,上面只有一位哥哥,现下哥哥不知所踪。故如今大家都称呼她为石二娘,或二娘。
但她心中明白,必须把握好与郭显的分寸。能得“二娘”之名,她便有了底气和行动的自由;可如果与郭显太过亲密,将来若有一时,她倒向郑寒一边,两帮不知会出什么乱子。
郑寒在海上的天赋很快便显露出来。自他哥哥去世,郑氏帮派被分裂出五个,但他船只数目与手下人数仅次于郭显。郑寒拥有共有一百二十艘帆船,都是在月港制造的福船,手下统共一万人。他将这一百二十艘船分为六股,每股二十艘,且每股都有一名老板,每股中的各船只又有一名头目,带领各自的水手们行事。不过,要像郭显那样,拥有的三百艘大船,他似乎还需要时间。
郑寒的船只往来于安南的会安、占城和江坪,带回安南的稻米,尤其是占城稻,那是清廷沿海与安南交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物资,这些稻米会被运送至广州,再由广州运至汀州、福州等粮食匮乏的地区。
一日,郭显、郑寒、乌石、吴青、金占、梁宝在郑氏祖屋商量其六大帮的事宜。
“阮福映寸步不让,江坪恐已不是久留之地。”吴青说道,他带领的是绿旗帮。
“我倒觉得这里很好,阮福映的兵来几个,我杀几个,怕他个鸟!”乌石摸着他光溜溜的脑袋,说道。他脸上一道伤疤,显示着他蓝旗帮的气势,还有这些年他在江坪建立的威信。
“是你的相好在这里,你舍不得吧?早把她娶进门不就好了!”金占讥讽道,他带领的是黄旗帮。
众人笑起来。
“乌石的老母在这里,承不住颠沛流离,作孝子的留在这里尽孝也是应当。”郭显没笑,理了理衣袖。
“我已打算把大帮迁至广州,现下南部阮氏坐稳权位,我长久留在江坪,恐对郑氏家族不利。如今广州一口通商,比待在这里强。广州物资丰富,利大于弊。我的船只还能从雷州补充养汲。”郑寒看着众人,呼吸平稳,声音平静,仿佛在谈论一件如同吃饭喝水的小事。
“郑帮主言之有理。只是,倘若回到广州,那对付的不是安南兵,而是朝廷水师了……”这次说话的梁宝,他带领白旗帮。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