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文帝本纪> 第二百九十九章 染病(一)(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九十九章 染病(一)(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御书房里气氛死寂,元晗怒火滔天:“查,给朕查。所有璜儿接触过的人、物,一件一件全都不能放过。”

  第一次见皇帝发这么大的火,青岚亲自带人从元璜身边查起。

  元璜还不满周岁,接触到的人都是卫蕴冬信任的人,用的所有东西都经过细细筛查。青岚带人把元璜身边上上下下搜了个遍,没有任何疑点。

  元晗好几天没有睡好,眼中尽是血丝,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她满意:“再去查,查宫里有没有宫侍染病,哪怕是洒扫粗使的小宫侍,都不能放过。”

  宫中的宫侍不知凡几,查起来费时费力。

  景成十三年七月,福郡王元璜和庆舒公主元澈相继病夭。卫蕴冬和杨崇深受打击,一病不起。元晗得知了消息,在众人的惊呼声中,也倒了下去。

  一时间,宫里所有能做主的人都病倒了,重担便压在了元琮身上。

  然而,噩耗还没有结束。

  景成十三年八月,皇六子元洁、皇十三女元珞病夭。八月末,皇八子元浅病夭。

  这一场灾难,病夭了两位皇女三位皇子,最受元晗宠爱的一女一子也在其中。后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卫蕴冬病倒不能理事,张疏桐所出的元浅也在病夭之列,梁辰所出的皇十二女元珂虽然痊愈,但仍需照料。其余君侍不是能力不够,便是资历不足以服众。

  元琮第一次感觉到了皇帝肩上深重的压力。前朝事务虽然有左右二相相助,但仍有许多须得上位者做决策的。元晗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清醒的时间也只够元琮将重要的事情回禀一二,其余只能她自己决定。

  待到天气入秋,元晗才渐渐好起来。元琮坐在她床边,挑一些重要的事情说给她听。

  “高丽王染了咳疾不能理事,杨大人送信回来,准备近日里与王后一起,彻底铲除姜和信的势力。户部司农司主事李大人,又改良了新稻种,明年在城郊几处庄子里试种,后年便能推广到全国。诚王姨具折,江南的运河已经基本疏浚贯通,沿河设置的转运官仓成效显著,秋收后运粮的数量翻了一倍。”

  “一倍不够,工部造船进展如何了?”元晗通常都是默默听着,只有遇到不满意的地方才会出言询问。

  “屯田司有个亭长李茂,进献了一份图纸,说是自己闲来无事研究的,工部的几位大人还在商议中。”

  “把这个李茂调过去,若是真的有才学,留在屯田司浪费。若是沽名钓誉之辈,也好教她见见真火。还有,让工部张榜下去,悬赏造船的匠人,不论出身,只要能对造船有用处。江南的运河修通,下一步就得修到京城的这一段,江南的米粮,最终要运到各地平抑粮价。以此算来,运力得涨千倍,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也才能抵得上朝廷付出的人力物力。运河修好了,不能让船拖了后腿。”

  元琮一一记下。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