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帝夫> 第一百三十六章 送子观音(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三十六章 送子观音(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徐亦婵轻轻颔首,也不赘言,跟着玄慧往一旁的院子而去。

  院子很清雅,院门处,立着一块巨石,上书明镜。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徐亦婵笑了笑,道:“此院名为明镜,颇具禅意。”

  “是啊,这明镜院曾住过不少先贤,有文人墨客,大儒豪侠,也有将军大臣,甚至帝皇一流。”慕容清婉笑道,“今日有暇,能居于此处,却是难得的一件美事。”

  “太后谬赞了。”玄慧住持笑道,但心中却划过一道自豪。

  这明镜院来头颇大,数百年前,有得道高僧,于此搭棚感悟至深佛法,便在此处建庙立寺,成了如今的尘光寺。

  而高僧搭棚顿悟处,便是明镜院的位置。

  叶千歌笑笑道,“我倒听过另一首禅诗,亦颇具禅意和佛理,与陛下口中的禅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罢,众人的目光看了过来,隐隐流露着一丝期待。

  “王爷自可一吐为快。”

  玄慧住持嘴角扬起一丝笑意,目中波澜不惊。

  禅诗不多,暗含禅意佛理的好诗,更是稀少,这千百年来,佛教几度衰败,又几度兴盛,比之武道,还要坎坷,时而受到攻讦与打压,致使禅诗和禅文数量极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叶千歌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几息功夫,便将这首于后世广为流传的禅诗吟诵了出来。

  吟罢,众人皆是一愣,表情俱是一滞。

  此诗确实与徐亦婵口中的禅诗,大同小异,前两句,更是极为相似,但蕴含的禅意,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妙哉!”

  玄慧住持率先反应过来,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此诗的喜爱之意。

  “阿弥陀佛,万万想不到,王爷竟还精通佛理,恕老衲眼拙,一时不察。”玄慧住持打了个佛号。

  “此诗,并非本王所作,本王只是道听途说,代为口述而已。”

  叶千歌打了个哈哈,他可不知什么佛理,最多记得几首禅诗,还有几则禅意小故事罢了。

  “王爷可知此诗为何人所著?”

  “一名高僧。”

  “可知其法号?”

  “慧能。”

  玄慧住持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喟然长叹,能作出这等诗作之人,老衲竟没听过,实在惭愧。

  他点头,神情落寞,略有阑珊之色,但点评此诗之意依旧炽盛。

  “陛下吟诵之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以此修心,明心见性,言明心要像明镜一般,时时养性,时时拂拭,不为表象所迷惑。”

  “而王爷的诗,则直指本性,剖析佛理之根本,便是空,万物皆空,何来尘埃?”

  “如说前者是初悟,后者便是彻悟,超悟。”

  ......

  几人一边走,一边听,徐亦婵眸光微斜,扫了叶千歌一眼,眸光灿灿,大有深意。

  “慧能是谁?”

  “一个高僧。”叶千歌翻了个白眼,不由大汗。

  这首诗确实是慧能所写,本王可没有骗你。

  “你们怎么认识的?”

  叶千歌语塞,鬼才认识他,他长叹一声,面色冷寂,语气沧桑道,“他曾于一个破庙中救了我......”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