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革宋> 第273章 联动(三)(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73章 联动(三)(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
  

  老爹所图的并非这么简单的小事,他正在努力摧毁一个旧时代建立一个新时代。土地国有制只是这个努力的一环而已,能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秦始皇的伟大改革。和秦始皇一样,老爹的努力制造出空前的反对者。只是稍微清楚看到反对者的数量,死忠于老爹的刘学长都被弄哭了。相较老爹所求,改朝换代真的只是件小事。

  回到位于某座朝廷办公大楼中的办公室,赵谦刚坐下,罗义仁就拿着电报赶来,见到赵谦之后他笑嘻嘻说道:“太子,倭国那边要送来第一批货了。”

  用货物称呼劳动力让赵谦觉得不那么庄重,只是用倭国人这个说法更不合适。赵谦也不说话,接过电报。就见上面写道:镰仓幕府的战俘中第一批已经登船,之后几批也在准备登船。

  谢天谢地。赵谦只觉得心中一阵轻松,他连忙问罗义仁,“镰仓幕府怎么想通的?”

  罗义仁答道:“谁知道呢。大概是被足利家逼急了,想着削弱足利家地盘上的人手。”

  “能送来多少人?”

  “管他多少人,先用着。”

  赵谦微微摇头,“这可不行。咱们以前算过,若是用,也得一次半年。剩下半年让他们回去歇着。幕府不会以为咱们要把这些人弄死吧。”

  罗义仁听了之后并没有觉得为难,“太子,这些人咱们可以用完之后派四国那边把他们送回去么。这么做反倒能给当地人惊喜。我担心的是铁道部那边别用上瘾了,不肯放人。”

  “这个不用担心,我会到时间亲自操办。”

  “太子,你想想看。这帮人可是不用给钱的,铁道部省了多少。到时候太子可是有的辛苦。”

  “哈哈。”赵谦被这样的想象逗乐了。是啊,铁道部当然不会轻易放手,所以赵谦才需要告诉他们,事情要看长远。如果把这帮人用死了,也就是这么几批俘虏而已。若是俘虏带着这半年辛苦所得全须全尾活蹦乱跳的回到故乡,未来十几年里面铁道部每年都可能得到比这多得多的倭国劳工。此事可不能鼠目寸光。倭国可是要努力啊。

  此时的码头上,四国军们手持棍棒,幕府军们手持刀抢,那帮倭国俘虏一个个绳捆索绑串成一串串的压上船。赶来的亲人家属们在外围哭声震天,不少人跪地哀求。幕府军凶神恶煞的高喊着:“那些人跟随足利逆贼对抗幕府,我们没杀他们已经是恩典。你们再继续闹,我们就把你们也抓走!”

  这样的呵斥起了点效果,民众们退开几步。没多久民众又围了上来继续哀求哭泣。见人太多,幕府的军官对部下喊道:“准备好,等我命令。”

  话音方落,就听旁边有人说道:“要么就把人一起抓走算了,打伤他们徒增怨恨。”

  军官扭头一看是四国贵人安达寅一郎。连忙配笑着说道:“安达大人这就说笑了。”

  “我没有说笑。”安达寅一郎答道。

  “呵呵。”军官干笑几声,“安达大人,这里面有女人有老人,就是知道咱们不会抓人才来这里起哄。这些人抓了之后也按那些青壮俘虏一样给钱?”

  安达寅一郎已经观察了好久,见到这帮人中没什么年轻女子。女人都是下地干力气活出身,至于老人么,在大宋四十岁依旧是很好的劳动力。别说大宋,只要吃得够好,四十岁的四国人力气不差。甚至因为没有年轻人那股子傻气,被认为更加稳重可靠。

  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安达寅一郎答道:“咱们不说这些。我就问你,抓这些人,你觉得值多少?”

  军官看安达的表情就知道安达不是在开玩笑,但是这件事太扯淡了,他实在是不敢相信。皱眉想了一阵,军官低声问道:“安达大人,我觉得怎么都得四成吧。”

  “我再给你加一成,五成。”安达寅一郎也低声说道。

  军官大惊,左右看没人听到。连忙拉着安达寅一郎的手把他拽到旁边更无人能听到说话的地方,他神色激动,混杂着期待与不安。军官咽了口口水,凑在安达寅一郎耳边问:“安达大人可别骗我。你准备怎么给钱?”

  安达寅一郎也不回答,对着旁边的人招招手,又做了几个手势,立刻有人跑远,从四国军严密守护的军阵中提出一个皮囊来。寅一郎等手下把皮囊送到面前,也不打开直接交给军官。并且让自己的人挡在军官旁边。军官只觉得皮囊入手极为沉重,心中就已经惊喜。打开一看里面全都是现在市面上最值钱的大宋小银币。

  “这……这都是给我的?”军官问话的时候脸都抽抽起来。

  “不给你,我还送到镰仓去?哈哈。”寅一郎声音虽然低,里面的意味却不会让军官误解。

  军官神色已经决绝起来,他问道:“这一袋多少钱?”

  “两百枚小银币。”

  “这么多人只怕得有七八百。”

  “清点完人数之后,我们补足。”

  “好。我信得过安达大人。”军官说完拎着皮囊就走。先把亲信交到旁边说了一番,又从皮囊里掏出些给了这些亲信。没多久,幕府官军突然就行动起来,果然如他们所言,‘再继续闹,我们就把你们也抓走!’

  从倭国到大宋并不算远,几天后船只抵达目的地。之后陆陆续续新的人都给送到。原本以为两万倭国人变成了两万个家庭的一部分成员,接收的大宋官员都惊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