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革宋> 第223章 不劳而获的体制(一)(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23章 不劳而获的体制(一)(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
  

  “那倒不至于。忽必烈只要把中亚草原划进他的领地就能解决问题,那么广阔的土地,能撑一段。”赵嘉仁表示反对。

  “中亚那边是伊尔汗国与钦察汗国的土地。”

  “当下忽必烈面对的问题不是粮食,而是那么多蒙古人跑去忽必烈直属领地,那些蒙古人只学过放牧,没有学过耕种,所以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得拿出铁腕治理,快刀斩乱麻。忽必烈那种啥都想要的想法,肯定要把事情弄糟。”

  “我们大宋怎么能从里面捞好处?”

  “我觉得大宋捞好处的最好办法就是趁着此时根本没人关注大宋,赶紧夺回故土,消化吸收已经到手的土地。另外就是开始征服天竺中部和南部。收回缅甸。只要大宋不胡乱插手,蒙古只会越来越乱,越来越弱。”

  赵谦对于外交没太多概念,对老爹这个说法无法理解。等结束了与外交部部长的会谈,赵谦就拿着小本本询问他老爹问题。对于蒙古问题,赵谦不解的问,“爹,我也知道蒙古乱下去,只会越来越弱的问题。但是蒙古人又不傻,难道就没有才智之士么?万一蒙古人自己改革了呢。”

  “你现在还能熟练的背诵《五蠹》么?”赵嘉仁问。

  赵谦连忙点头,他当然知道老爹喜欢《五蠹》和《荀子》内容,所以赶紧多看多背。点头之后,赵谦又发自内心的赞道:“看过。以前光听那些儒生,光听那些不劳而获的文人咒骂韩非子,认为韩非子如何如何。读了五蠹之后,才算明白爹为何高举秦汉第一帝国的旗帜进行文化革新。”

  “那你对哪段印象深刻?”

  “最近听父亲一直说管理,对于韩非谈论用严刑峻法整顿社会道德的那顿很是赞叹。”

  赵嘉仁苦笑一下。在21世纪的美国上学工作,闻着据说能闻出香甜的民主空气,赵嘉仁成了严打的坚定支持者。他甚至非常不人道的认为,从生物学以及社会学角度,要是每十年能够诛杀社会上万分之一的熊孩子和熊大人,这个社会的风气和局面就会大大提高。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韩非子在《五蠹》里面早就讲的清清楚楚。

  韩非写道:现在假定有这么一个不成材的儿子,父母对他发怒,他并不悔改;乡邻们加以责备,他无动于衷;师长教训他,他也不改变。拿了父母的慈爱、乡邻的帮助、师长的智慧这三方面的优势同时加在他的身上,而他却始终不受感动,丝毫不肯改邪归正。直到地方上的官吏拿着武器,依法执行公务,而搜捕坏人的时候,他这才害怕起来,改掉旧习,变易恶行。所以父母的慈爱不足以教育好子女,必须依靠官府执行严厉的刑法;这是由于人们总是受到慈爱就娇纵,见到威势就屈服的缘故。

  就赵嘉仁所见的制度,只要特么一吆喝平等,就毫不例外的拥护罪犯权力,视普通劳动者对法治、安全等基本需求为无物。最令赵嘉仁恶心的,就是那些人反对进步,反对追求上进的道德。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