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女天子> 第二十九章 臣还有本要奏(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十九章 臣还有本要奏(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孔唯亭朗声道:“微臣有本参奏!”

  李元昊笑眯眯的望向孔唯亭:“孔太傅有何事上奏?”

  “微臣参奏镇南军澹台国藩!”孔唯亭。

  文武百官最前面的吴昌赫吴中堂老神在在,突然睁开半眯的眼睛:“原来在这,原来陛下想要以此突破啊,入手点很巧妙,但是......”

  “大魏立国十余载,朝廷内设三省六部,地方州设县二级,开通监察级别道,实行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稳定朝纲。陛下体察民情,休养生息,减免赋税,田税由原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算赋由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一事,由三年一次改为五年一次,弛山泽之禁,准私人开采矿产,开发渔盐铸铁。此外,整顿水利机构,设水部郎中和员外郎,修建扬州堤坝,疏通沧州沟、无棣河等四河,大力开垦田地,种植农桑。朝堂皇室,以身作则,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目的是使民修养,使国力昌盛,让大魏臣民衣食有余。”孔唯亭指出十年内大魏休养生息的政策,“但是十年卧薪尝胆,我大魏本应民态安康,国富民强,东风入律,时和岁稔。然事实却是,百姓依旧流离失所,衣不裹体,常有露宿街头,惨死寒冬的悲剧。为何?微臣私下以为,累赘在边关,祸端在边军,而尤以南线最甚,我大魏边军五十万,镇南军足足三十余万,驻守大江入海口至湘西宜昌一代,连绵四百五十余里,每年所需锱铢粮草不计其数,边关无战事时,每年尚且需要户部四成库银。若是战乱时节,索取更甚,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经由京杭大运河运往镇南军,连年累牍,拖累我大魏民生,百姓有苦难言,也不能言。此外,南线军兵骄横,常用扰民事件,民怨载道,如此光景,即使休养生息二十年,我大魏依旧贫穷,依旧被南蛮、西莽轻视,恢复我大魏河山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今日微臣斗胆上书,请求陛下裁军收权,还我大魏国国富民强!”

  言罢,朝堂之上寂静无声,这孔唯亭的胆子真大,镇南军成了尾大不掉的累赘,这事儿谁都知道,但是没有敢提,四大辅臣遮遮掩掩,太皇太后视而不见,你一个小小的皇帝太傅竟然如此不怕死?若是皇帝势重,能够把控朝堂,你一个太傅还有正一品的头衔,如今的皇帝陛下,嘿嘿,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你孔唯亭哪来的胆子弹劾大将军澹台国藩?

  对待边关问题,朝廷上下口径出出奇一致,遮耳捂眼,一言不发,因为边关敏感,只要言一出,仕途叵测,性命难料。

  李元昊扫视朝堂一遍,文武百态,尽在眼底,她望向魏浩坤:“祭酒大人,您怎看?”

  魏浩坤心里哀叹,看样子陛下还为科举之事耿耿于怀,不然也不会将这滚烫的铁块丢给自己:“回禀陛下,孔太傅所言有理,但是......”

  “有理就好!”李元昊打断魏浩坤的话语:“朕要的就是祭酒大人的有理两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