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女天子>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结局(2):大魏编年史(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结局(2):大魏编年史(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终于,在离任兵马大元帅的当天,张牧之和手下共同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领兵自立,醉酒之中,摇摇晃晃的张牧之被人簇拥,一袭龙袍上身,火光通明的秦淮河畔,张牧之脚下踉跄,但是目光如炬,熠熠生辉,目望北方,太安城的方向,右手自始至终未曾离开刀柄。

  那日之后,原镇西军和原镇南军两处合并一处,大魏兵力十之八九归于张牧之,只剩下长城以北的镇北军。张牧之看似鲁莽的一次秦淮河兵变,实则深思熟虑,布局周密,第一时间内,张牧之并未鲁莽北进,而是快速南下,以最快的速度退到南疆十万大山,一时间硕大的中原土地上形成一道巨大的战略真空地带,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等富庶地带没有了官兵守卫,宵小之辈纵横,乱作一团,常有当街抢劫,杀人事件,更不要提本就动荡的湘西一代,更是混乱,某些有武艺傍身的江湖人士拉帮结派,也建立起了不少势力,一时间武林江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迹象,好像迎来了一个盛世,最为可惜的南梁皇宫,落败不堪,成了蛇鼠纵横之地,乞丐常常趁夜入宫,也多亏了八大世家中的郑家和何家苦苦支撑。

  与此同时,广阔的北方地带,一直节节败退的张元突然大举进攻,以诡谲的战术死死拖住镇北军,不能南迁支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张牧之和张元之间一次心照不宣的配合,目的就是打乱大魏整体部署,让朝廷进退两难。远在太安城的唐宗飞焦头烂额,自己一时的失策让刚刚巩固的天下再次大乱,也就是趁着唐宗飞此次的失误,汪嗣英终于有机会走进军机处。第一次踏入军机处,还是老将军宋君毅领着进去,汪嗣英在两人面前也没掩饰自己的激动,一手颤抖不止,轻轻抚摸着枣红色的书桌,热泪盈眶。

  老将军将唐宗飞结结实实骂了一顿,唐宗飞低头哈腰,端茶倒水捶背,老将军即便问候了自己已经入土为安的祖宗十八代,将唐侍郎所有女性祖宗伺候了一遍,唐宗飞也能面不改色笑呵呵劝慰老将军:“只要您老不嫌弃,宗飞亲自刨坟给您送去。”老将军的愤怒顿时烟消云散,心头舒坦不已,不是因为唐宗飞的话语,而是他认为唐宗飞能如此不要脸,是天下之幸。

  面对天下混乱的局势,唐宗飞倒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过,非常时间要有非常方法,他手头没有一支不走寻常路的势力,曾不巧,汪嗣英手头有,楚人凤留下的粘竿处和皇城司,能暗中做事儿,心狠手辣,不留余地。唐宗飞想到了,汪嗣英也想到了,两人不谋而合,各自退了一步,汪嗣英入了军机处,唐宗飞借了那股势力,粘竿处和皇城司出城南下“安抚”天下的时候,领头人就是太安城新御猫——余庆,扫荡一切武林人士,其中也遇到不少修行高手,皆被新御猫手撕两半,比之当年赵督领还要狠辣三分,一直到南疆边界,便也再也难进分毫,因为更南边,那里有张牧之的五十万军队严阵以待,枕戈待旦,即便有天下第一人称号的余庆有心杀敌,结果在五十万军队的围困中也不过是力竭死透的下场。

  张牧之退守南疆之后,并未登基称帝,也未自立为王,仿若那夜黄袍加身真得是手下一场闹剧。私下里,他联系了流亡海外、偏安琉球岛的南梁遗少,和佘余、陈法格达成一致,拥护南梁正统血脉的陈傲雪为帝,陈傲雪是陈石秀和花袭人的孩子,南梁溃败之后,佘余和何小月便带着孩子流亡海外,何小月也是那时生下一名女孩,名字叫佘思莲,为了怀念深陷太安城的佘玉莲。

  此时陈傲雪不过六岁有余,被人簇拥着登上皇位,心头难免坎坷,低头望向自己的亚父佘余,佘余向他使劲攥了攥拳头,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小姑娘提了提身前前摆,向着那座龙椅走去。

  张牧之将一切尽收眼底,嘴角微微一翘,他并非没有登基称帝的念想,只是时间还不允许,北方那名女子还未出声,这名女子不一般,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不计后果,做些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的事情,她能做得出来,真到了那时候,他的确不好应对,现在好了,有些南梁这群人在,加上圣人书院和南梁剑宗的遗老遗少,总归是有了修行高手可以应付一下,即便那女子黄淳风的千里一剑又如何,太安城到南疆,万里之遥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