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以后有时间得研究研究娱乐圈的事情,这个圈子能赚钱呀!”
现在刘啸就是想弄钱,小钱就算了,几千几万的看不上,要弄就弄大钱,而且是要轻松弄到,费事的也不会想。
这个时代赚钱的确容易,随便建立一家工厂,只要找准放向就能赚钱,对有眼光的人来说,遍地是赚钱的机会,可如果是轻松赚钱就不容易了,起码普通人不容易。
当然,对刘啸来说还是很简单,赚钱最快,而且最多的领域就是金融领域,国内金融就算了,毕竟已经够乱,他要是加入,那就更乱了,还是资本主义的钱好赚,什么股市投机、资本运作、操控市场等等。
只是这些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资金,这部分资金刘啸还没有,需要想办法。
搞娱乐是一个好办法,刘啸脑袋里可是有数百首流行歌曲,有华语歌曲,也有外文歌曲,随便一首销量都是百万起。
好吧,刘啸对娱乐圈不感兴趣,感觉里面很乱,天天都是各种狗血的新闻,做人,要对社会有贡献才好。
这个圈子很赚钱,刘啸还记得前世,一个一线明星,一年的收入轻松过千万,如果是知名大牌明星,年收入过亿也不是稀罕事。
这帮人都能赚这么多钱,刘啸为什么不能?以他拥有的底蕴,创建一个娱乐帝国应该没问题吧。
嗯,就这么办吧!刘啸决定了,不过现在还没有机会,丰城这地方哪里有娱乐产业?还得到首都或者沪市这样的大城市,刘啸暗自决定。
除了歌曲,春节联欢晚会最多的节目就是小品和相声,最经典的是陈培斯和朱石茂的小品《胡椒面》,看到众人哈哈大笑。
可笑吗?前世刘啸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手下都很怕他,私下里都说他有一张不会笑的脸,但现在不一样了,即便他也很酷,可和家人在一起,任何时刻都很开心,此时更是笑得肚子疼,节目并不十分幽默,但就是高兴,就是没有节目,他也会大笑。
时间到了晚上十点半,热乎乎的饺子上桌了,两种馅,韭菜鸡蛋和酸菜猪肉,刘啸的爷爷还在五个饺子里放了花生米,谁吃到带花生米的饺子来年就会鸿运当头。
“来,大孙子,吃饺子!”
刘啸的奶奶把一个饺子夹到碗里。
“奶奶,您也吃!”
刘啸同样也给奶奶夹了一个饺子。
奶奶一边吃,一边自顾自的说道。
“饺子是最好吃的东西,我们小时候一年只能吃一顿,一顿只能吃三四个,好吃,好吃!”
奶奶这辈子非常辛苦,从小生活在战乱时代,能活下来就很幸运,后来嫁给了爷爷。
刘啸听爸爸说,那时自己的太奶是一家之主,非常霸道,奶奶除了扶养孩子外还得干农活,后来爷爷考上大学,一周只能回一次家,家里的农活几乎都压在了奶奶的身上。
爷爷毕业后分配到丰城工作,一家人都跟了过来,那时日子就好了很多,起码不用干农活,国家也分配了工作,在丰城弹簧厂上班,可是每个月的工资都要给老婆婆,没有任何财产权。
刘啸的父亲渐渐长大,虽然很心疼自己的母亲,可家里都是奶奶说的算,他也没办法,后来刘向学上班工作,手里有了钱,刘啸的奶奶还偷偷向自己儿子借了六十块钱买个缝纫机。
再后来,老婆婆年纪越来越大,走不动了,这个家终于轮到她做主了,可突然得了脑病,在炕上昏迷了一个月,医生都说要准备后事。
好人有好报,刘啸的奶奶在昏迷一个月后奇迹般的苏醒过来,半年后终于能走了,但也留下了后遗症,腿脚不便,五十多岁就要拄拐,脑袋也有些不灵。
刘向学觉得自己的母亲一生很辛苦,得病之前没过上好日子,得病之后身体又完了,所以他宁肯放弃到沈城工作的机会也要留在丰城,为的就是照顾母亲。
对刘啸来说,自己的奶奶更加伟大,在前世,爷爷和奶奶两人为了照顾自己付出的太多。
特别是奶奶,身体不好,又承受着大儿子去世的悲痛,代替儿子养育孙子,比之前还要辛苦的多,最后还没等到刘啸赚钱赡养就积劳成疾离开人世,根本没过过一天幸福的日子。
刘啸看着奶奶慈祥的笑容,心里下定决心:这一世,您二老会过上好日子的,我一定做到。
“噼里啪啦!”
随着零点越来越近,外面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刘啸站在阳台,举着“魔术弹”,向空中射出几颗烟花,被鞭炮声吵醒的弟弟看着烟花也笑了起来。
二叔手里捏着的“二踢脚”飞向天空炸开。
“兔年来了!”
电视机里的演员和主持人们向全国的观众一起拜年………。
刘啸一家人回到家已经快十二点半了,鞭炮声也渐渐沉寂下去,洗漱完毕后钻进被窝,此时已接近一点,外面逐渐安静,远处偶尔会传来几声响动。
“睡觉吧!”
这是刘啸记忆中最美妙的大年三十,虽然外面很冷,但心却是最热。
“砰…………!”
“噼里啪啦…………!”
远处还不时的传来鞭炮声,此时成了刘啸的催眠曲,很快,他就进入到了梦乡,在梦中,满天都是绚丽的烟花,在烟花下面,刘啸和亲人们抬着头,每个人都露馅了笑容,八八年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