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全旭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力,后金在俘虏百姓的时候,也是有针对性的,没有技术,没有能力,老弱病残直接杀掉。全旭现如今有五十三镇五六万百姓,超过三分之一都是青壮工匠,拥有各种技能。
铁匠、木匠、石匠、泥瓦匠、会烧制瓷器的窑匠,会雕刻、会纺织的,会酿酒、会养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随便拎一个人出来,都是个顶个的人才。
在沈明泽的统计下,这五十三镇里,拥有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就有四百多人,当然,进士、举人之类的不过百八十人,至于没有功名的生员,多达两千人。
这样的人,自然会被利用起来,统计百姓的户籍,年龄、能力,在沈明泽的管理下,五十三镇百姓,才从五万多人变成可利用的资源。
有了有效的统计,合理的分工,效率也高了起来。
铁匠负责打铁,全旭一个命令下去,他们自然知道打造什么东西,木匠、石匠同样如此。
这么多的读书人,如果全旭不利用,那就对不起他了。
全家军的识字班从最初的基层军官,到目前为止,开始全面推广,这些拿着刀枪的全家军将士,从最基础的操训手册上的每一个字开始学习。
当然,全旭也不怕这些东西泄密。
可以说职业军队最难的不是训练内容,而是相应的后勤体系,以全家军一个步兵团为例,每个团五百八十四人左右,每个人的戎服就是四季四套,可事实上呢,哪怕是朝廷待遇最好的关宁军,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原因很简单,没有机械化,大规模分发服装很不现实,让民妇来做服装,一套衣服他们需要做十天半个月,如果是从棉花开始做,半年都不见得可以做一套出来。
但是,这样的服装,对于后世的服装厂来说,流水线生产,一天几万件都不是问题,几百件那只是家庭作坊级别的小厂产能。
当然,训练耗费最大的是鞋子还有食物,特别是肉食,如果士兵没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根本无法承担高强度的训练,以全家军的训练水平,他们每个士兵一个月的菜金就高达三四两银子。
这样的生活费可比普通小地主高多了,如果不是全旭这样的人,谁能养起这样的兵?
全家军三千人的部队给养,比普通明军两万人马都要多,至于现在两万多人规模的部队,粮食、肉食,基本上让全旭都感觉到了压力。
他其实还可以扩军,有足够的人手,但是他不能,因为给养太难了。
全家军从上到下,人人参与文化课学习,全旭不求他们有多少文化,至少可以看得懂军令,军纪,军规,以及各种行文。
除了给军队上课学习,遵化城也变成了生产基地。
遵化城不缺资源,后金收集在遵化城的物资,可以连铁锅、锄头、犁头甚至菜刀都没有放过,有木材,有铁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