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宋成祖> 第95章 你们的皇帝回来了(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95章 你们的皇帝回来了(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雅文小说起点文学新笔趣阁南派三叔笔下文学
  

  大家伙的年纪都不大,远没有到看淡功名的时候。

  而且自从赵桓登基以来,对待有功将士的待遇,那是直线上升。

  亲王宰相迎接,锣鼓杂耍,万民列队……那叫一个风光。

  过去提起武人,都是贼配军,现在可不一样了,提到上阵杀敌,谁不竖起大拇指,叫一声好汉子。

  生者有功,死者有名。

  给赵官家卖命,不亏!

  这一次返回京城,凯旋而归,是多大的彩头,谁不想万众瞩目!露脸的机会落到了他们身上,又是多大的恩典!

  几个人哄然领命,立刻布置。

  怎么说呢,种师中战死,前后战死的西军就超过了五万,至于金国方面,哪怕加上围杀的阇母两千人,总的损失也没超过两万。

  从损失上看,大宋似乎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

  但是衡量一场战争成败与否,永远都不是看单纯的损失对比。一将功成万骨枯,很残酷,却也很现实。

  大宋逼退了金人,收复了黄河以南之地,保护了开封的安全,实现了最初的战略目标。

  这就是胜利,不折不扣的胜利!

  就算是金人也不能否认,他们失败了。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单论金人东路军,抢掠河北,夺了无数地盘,重创了宋军,探查了大宋虚实,收获非常惊人,如果不考虑阇母之死,其实他们赚得不小。只不过金人有个盲区,哪怕到了这时候,他们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能竭尽力量,不断抢掠杀戮,能拿到什么就是什么,仿佛一条贪吃蛇,直到吃不下……

  总而言之,对大宋来说,这都是非常值得纪念的时刻,他们暂时挫败了敌人!

  胙城这边,挑选猛将强兵,组成凯旋之师。

  而这一次的战果,也陆续送回了开封。

  砍下的人头,缴获的金人铠甲、兵器、帐篷,马匹,尤其重要的,还有完颜阇母的尸体!

  阿骨打的兄弟,大金的宗室悍将,放在大宋,绝对是亲王一级的人物,竟然被斩杀了。这是多大的成就啊!

  哪怕李纲都坐不住了,他亲自部署,白时中,张叔夜,张邦昌,张悫……所有的宰执都动起来了。

  大相国寺的和尚挑头办法会,超度亡魂,祭奠将士,开封百姓,纷纷跑去东华门前,哭拜英灵。

  纪念死去英灵,迎接凯旋之师。

  放河灯,孔明灯,为牺牲将士筹措棺木,选择墓地,采买药材,救治伤员……这些事情,繁琐了到了极点,但是在军民一心,朝野协力的前提下,居然按部就班,丝毫不乱。

  经历了一个多月围城之战的开封,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

  所有人都在忙碌着,只等官家率领凯旋之师,返回永远忠诚的开封汴梁!

  “官家,普天同庆,万民欢歌,您该写点什么才是。”李邦彦又来蛊惑赵桓了。

  赵桓翻了翻眼皮,只给李邦彦一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

  奈何李邦彦贼心不死,他是不愿意轻易放弃的。

  “官家,这么大的胜利,普天之下的百姓都盼着官家定个调子,一首诗,一首词,哪怕几句唱曲也好。让百姓明白官家的意思,臣等也好安排部署。不然官家把艺祖的铠甲搬出来,却没有相应的佳作,臣以为欠着火候啊!这就像画了一条巨龙,就差官家的点睛之笔了!”李邦彦笑道:“自古以来,文韬武略,兼而得之的天子可是不多。吾皇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语,足见功力深厚,又何必吝惜笔墨,让百姓失望啊!”

  这家伙喋喋不休,赵桓心里无奈哀叹,想不当文抄公都不行了。

  可问题是该抄什么啊?

  赵桓思忖了半晌,“朕刚刚出师的时候,梦过一首,权且应付吧!”

  说完,赵桓提笔,李邦彦凝神,片刻之后,一首诗跃然纸上。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

  四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

  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

  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靖康年。

  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

  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