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麒麟阁传> 第104章 万国来朝(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04章 万国来朝(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病已大喜,下诏道:“匈奴单于称北潘,朝正朔,不远千里而来,朕心甚慰。朕德薄,未能恩泽四海,应该以客礼相待,令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

  又命车骑都尉韩昌发七郡二千骑夹道迎接单于。车骑都尉主要负责管理王国中尉和郡县车士,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单于亲率三万大军而来,随韩昌一起前往长安。

  甘露二年(前52年),初春,呼韩邪单于抵达长安,先在池阳宫长平观住下,待沐浴更衣,再第二日拜见。

  翌日病已率太子刘奭、淮阳王刘钦、丞相、将军、列侯、中两千石官员齐齐抵达池阳宫。身后还有卫尉许舜、执金吾丙显、羽林令史高、期门仆射史曾、未央卫尉史玄、长乐卫尉董忠、建章卫尉金安上、京辅都尉王奉光、驸马都尉金赏等人,各自率精兵数千前往。病已在前,亲自登上长平阪。

  单于见病已前来,欣喜万分,忙举起令旗,霎时身后众士卒齐齐高呼:‘恭祝陛下永寿无极!’”呼韩邪再挥旗,身后左右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齐齐列在两侧,其余诸王、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数万兵马齐齐伫立渭桥下夹道迎接。单于上前道:“藩臣拜见陛下!”

  病已大喜道:“免礼!百年恩怨,一朝和解,单于功垂千古!今风尘仆仆而来,海内沸腾,朕为君接风洗尘!”众人大喜,齐齐前往建章宫。众人坐定,病已命黄门侍郎梁丘临宣读诏书,赐单于冠带官服、金印绿绶、宝剑佩刀、弓弩箭矢、安车鞍辔、黄金二十斤,钱二十万等。其中金玺的规格与病已六玺中皇帝之玺规格相同,足见对其恩宠之盛。单于大喜,忙起身打算叩拜,又被病已制止了。

  席后,病已亲自领着单于观赏奇珍异宝,阅览文书典藏,检阅三军将士。单于心悦诚服,感慨大汉富饶,文化昌盛,军力强大,也感叹匈奴土地贫瘠,文化浅薄,军力衰落。临走时,单于对天起誓道:“陛下放心,藩臣有生之年必为陛下守住受降城,绝不会让匈奴子弟侵犯一寸大汉国土!”

  病已欣喜万分,派长乐卫尉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率骑兵一万六千护送单于,又命韩昌发边郡士兵四千沿途夹道相送,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又命董忠等人留下护卫单于,同时帮助单于诛灭叛逆。并派人送上粮米三万四千斛,以示隆恩。

  之前西域诸国在匈奴与大汉之间摇摆,既不肯完全依附大汉,又不敢直接得罪大汉。尤其是乌孙到安息之间诸国,更是畏惧匈奴而轻视大汉。自从呼韩邪单于朝贡,西域诸国纷纷尊崇大汉,并派使者前来朝贡。病已大喜,派使者一一赐赏。

  匈奴郅支单于听闻呼韩邪住在汉朝光禄城,大骇,担心两家联手反攻,于是下令南部人马后退,护守王庭。同时派人前来大汉朝贺,希望化解矛盾。

  见万朝来归,病已笑道:“今日之局面,不是朕的功劳,而是诸位股肱之臣的功劳!为了昭示天下,引导后人,朕打算在麒麟阁悬挂功臣相,以彰显诸位不世之功!你们都议一议,谁有资格入麒麟阁。”

  众人正议论间,谒者来报:“启禀陛下,太子良娣在长安甲馆画堂诞下皇孙!”病已大喜,将麒麟阁之事暂且搁置,亲自领着琴棋和小公主敬武前往探望。皇后思瑶早在东宫等候,笑迎道:“陛下,人都接回来了,母子平安,正在宫里歇息。”

  这时刘奭出来迎接,笑道:“儿臣拜见父皇!蒙祖先庇护,仰父皇隆恩,总算是母子平安!”病已大喜道:“好啊,大汉有后了,这是朕第一个皇孙,赐名骜。‘骜,千里马也。王者乘之游敖,因曰骥骜也。’希望皇孙能够像骏马一样奔驰,不负朕之厚望!”接着下诏赐王政君为太子妃,赏赐其娘家。

  数日后再次议论麒麟阁事,丞相黄霸突然趴在案几上,昏了过去。病已大惊,忙命侍医诊治。侍医叹气道:“启禀陛下,丞相心力不济,脉象衰微,只怕时日不多了。”送回府邸,不久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