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麒麟阁传> 第19章 提前铺路(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9章 提前铺路(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病已也早就听说了司马迁的故事,暗暗敬慕。笑道:“莫非……你就是故太史令的外孙?我早听说过司马阁下的旧事,十分佩服他不畏权贵,傲骨嶙嶙的品性,可惜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两人惺惺相惜,漫步在长安大街,边走边叙。

  病已赞叹道:“司马阁下曾写出一部旷世著作《太史公书》,可惜至今没有机会拜读。如果将来有机会能够问世,必然会掀起狂风骤雨,令士人汗颜。听说曾祖父以前拜读过,后来愤怒地删了《太史公书》章节,又列为禁书,实在是可惜啊!”杨恽激动道:“皇孙当真这么认为?”病已点点头。杨恽疑惑道:“朝廷斥责《太史公书》是谤书,说我外祖父是诽谤朝廷,诽谤先帝。皇孙既然是皇室宗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病已大笑道:“如果是捏造事实或者出言不逊,当然是诽谤。可《太史公书》是这样的吗?我看未必!太史公一直担任皇家史官,史官最重要的是什么?尊重事实,秉笔直书。如果能做到不造谣,不污蔑,取材得当,这样的史书著作应该流传下去,让子孙受益。至于功过是非,当然也该留给后人评说。”

  杨恽暗暗钦佩,回去向母亲司马英叙说病已事迹,司马英也感慨道:“如果上位者都能像皇孙这样,你外祖父的传世大作就能早点得见天日了。”

  不久病已前往慧贤馆,听四方贤士辩论,病已暗暗点头。听了半天,总算听出门道:原来是儒家的不同流派之间的辩诘。病已喃喃自语道:“五经原本是儒学根基,好比人的五脏,为什么非要一较高下,排斥异己呢?”

  旁边一人仔细瞅着病已,突然笑问:“这位公子是什么人?你似乎对他们的辩论不屑一顾啊?”病已也仔细瞅着旁边男子,样貌普通,却看上去颇为和善,惊诧道:“阁下莫非是大鸿胪的小儿子?”男子大惊,笑道:“在下韦玄成,正是大鸿胪的小儿子。看这位公子英貌不凡,器宇轩昂,难道是被贪官称为活阎王的皇孙?”

  两人一见倾心,并肩出了慧贤馆,一起移步树荫下闲聊。韦玄成比病已大五岁,是大鸿胪韦贤的小儿子,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分别是韦方山、韦宏、韦顺,其中韦方山担任高寝县令,韦宏做到了东海太守,韦顺是邹县县令,可谓一门雄杰。他为人厚道,举止得当,颇为通达礼仪。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经文,所以早对儒家经典烂熟于心。

  韦玄成不解道:“儒学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下正修身齐家,皇孙却已经治国,誉满天下啊!圣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我看皇孙虽然穷困,却能够为民请命,济危解困,真是天下最贤德之人!只是在下不明白,皇孙并不是儒学人士,为什么要去慧贤馆?”

  病已大笑道:“听说大鸿胪是天下大儒,誉满天下,一直没有机会去拜见。今日见贤兄,仿佛又看到一位传世大儒,谦逊有礼,又博学多才,贤兄必然能够承继大鸿胪的学问,名扬天下!我来慧贤馆正是为了多接触像贤兄这样的大才,为将来辅佐朝廷积蓄学问。”

  韦玄成大喜,与病已一起畅聊半日,又命随从送病已回宫。他向来特别谦虚恭敬,只要出门遇到认识的人步行,必会命随从乘车送人回去。无论贫富,他全部一视同仁,因此名声在外。

  病已刚回到宫门口,张贺养子张彭祖便迎了上来。病已暗自惊喜,忙笑问:“彭祖,你怎么样来了?琴棋现在怎么样了?”张彭祖面色慌张答:“你放心,有我照顾,大侄女不会有事。我堂哥让我来请你过府,你有没有空?”病已想起张安世有个儿子叫张千秋,欣然答应。

  来到右将军张安世府,正巧张安世不在家。张千秋亲自出迎,笑道:“皇孙驾临,令蓬荜生辉,里面请!”众人坐定,张千秋突然面色沉重道:“不瞒皇孙,这次请你过府,是有件大事要请皇孙出手相助。”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